10月22日,以“启新机,链未来”为主题的2025深圳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福田会展中心开幕。今年首次设立的“未来AI科技馆”成为全场焦点。从精准...
2025-10-25 0
清华团队搞出个叫“玉衡”的小玩意儿,就手机SIM卡那么大,却能一秒钟抓一万颗恒星的光谱数据,这事还登上了《自然》,你敢信?
以前天文学家测恒星光谱,要么求分辨率就得牺牲观测范围,要么要广视野就只能放弃精度,俩需求跟“鱼和熊掌”似的,一直没法兼顾。
结果“玉衡”一出来,直接把这难题破了,还说能把测绘整个银河系恒星光谱的时间从几千年缩到不到十年,这效率提升得也太夸张了。
我以前听天文学家聊观测瓶颈,总觉得这是“老天爷定的规矩”,哪那么容易改?
直到看见“玉衡”的参数才惊了,它不光能识别千万分之一毫米的光线变化,还能同时抓广域场景的细节,这种“又精又广”的本事,以前的光谱仪想都不敢想。
而且这设备是清华电气工程系方路教授团队做的,用了铌酸锂材料和集成光子学技术,才把这么多厉害功能塞进2厘米见方、0.5厘米厚的芯片里,compact(紧凑)程度直接拉满。
本来想这高科技肯定只能在天文圈用,后来发现我想窄了。“玉衡”的技术突破,不光能帮天文学家省时间,还能用到材料检测、农业、自动驾驶这些跟咱们生活相关的领域。
接下来咱就好好聊聊,这个小芯片到底是怎么颠覆观测逻辑,又能给其他行业带来啥改变。
以前天文学家测恒星光谱,得一颗一颗扫,效率低到离谱。
就拿银河系来说,里面的恒星数量多到数不清,用现在最先进的地面望远镜,想给所有恒星建个光谱档案,得耗上几千年,这哪儿是搞科研,简直是“传家任务”。
但“玉衡”不一样,它能并行处理数据,一秒钟就能抓一万颗恒星的光谱,这么算下来,十年就能完成以前千年的活儿,一代人就能看见完整的银河系光谱图,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为啥“玉衡”能这么牛?核心是它解决了传统光谱仪的“死穴”。
以前的设备要么追求高分辨率,就只能看一小块天区;要么想多看点星星,分辨率就掉下来了。
“玉衡”是把先进的计算成像方法和铌酸锂集成光子学技术结合到一起,才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而且它用的铌酸锂材料特别给力,这种晶体能通过电场调节光学特性,精度高到吓人,再加上集成光子学设计,把复杂的光路都塞进小芯片里,性能没降,体积还变小了。
现在国内外的天文台都盯上这技术了。
河北兴隆观测站、云南丽江观测站,还有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大型望远镜,都计划装“玉衡”。
这事儿挺提气的,以前咱们在高端光谱技术上常跟在别人后面,现在“玉衡”把分辨率提了两个数量级,还做成了芯片级设备,不光打破了技术垄断,还能跟国际天文台合作,这就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对天文学家来说,“玉衡”带来的可不止是效率提升。
光谱数据是研究恒星的“钥匙”,能看出恒星的化学组成、温度、距离这些关键信息。
有了高分辨率的光谱库,科学家研究银河系结构、恒星演化,甚至找系外行星,都有了更准的依据。
比如找宜居带行星,以前可能因为光谱精度不够漏判,现在有“玉衡”帮忙,说不定能发现更多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
“玉衡”的本事可不光是看星星,它在其他领域的潜力更让人惊喜。
先说说材料科学,以前检测材料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得把样品拿到实验室,用又大又贵的设备测,费时又费力。
但“玉衡”体积小、精度高,能直接拿到现场用,比如检测新能源电池的正极材料,不用拆电池,扫一下光谱就能知道材料好不好,厂家质检效率能提一大截。
农业领域也能用得上。
农民以前看庄稼生病,得等叶子发黄、长斑点了才知道,这时候再治往往晚了。
“玉衡”能通过分析植物的反射光谱,早早就看出作物缺不缺营养、有没有病虫害,甚至能精准到哪几棵苗有问题。
如此看来,用“玉衡”搞精准农业,既能少打农药,又能提高产量,对农民和环境都是好事。
自动驾驶这块,“玉衡”也能帮上忙。
现在的自动驾驶系统,一到雨天、逆光这些复杂场景就容易“犯迷糊”,比如把路面油污当成水,或者认错行人的衣服材质。
“玉衡”的高分辨率光谱成像能精准识别不同材料的特性,就算光照不好,也能分清路面状况和障碍物,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肯定能提上去。
我觉得这才是“玉衡”最有价值的地方,不光能推进科研,还能实实在在改善咱们的生活。
从产业化角度看,“玉衡”的前景也很广。
全球光谱仪市场规模不小,但以前的设备又贵又大,很多中小企业用不起。
“玉衡”做成芯片级以后,成本能降不少,便携性也强,说不定以后光谱检测能像手机拍照一样普及。
方路教授说“这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我特别认同,现在只是刚开始应用,以后技术再升级,说不定还能用到医疗、环保这些领域,潜力真的太大了。
清华“玉衡”光谱仪不光重新定义了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还打开了光谱技术跨界应用的大门。
它让咱们看到,中国原创科技不光能在高端领域突破,还能落地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后再聊起观测宇宙,可能大家先想到的不是动辄几十米的大望远镜,而是这个SIM卡大小的小芯片,这大概就是“小身材有大能量”的最好例子了。
相关文章
10月22日,以“启新机,链未来”为主题的2025深圳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福田会展中心开幕。今年首次设立的“未来AI科技馆”成为全场焦点。从精准...
2025-10-25 0
清华团队搞出个叫“玉衡”的小玩意儿,就手机SIM卡那么大,却能一秒钟抓一万颗恒星的光谱数据,这事还登上了《自然》,你敢信?以前天文学家测恒星光谱,要么...
2025-10-25 0
“我国资本市场正对AI系统性重估,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科技大牛市。”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官肖冰10月24日在2025达晨企业家峰会暨产融大会(浙...
2025-10-25 1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坐看云起时编辑|坐看云起时“原来这就是直...
2025-10-25 0
一张尘封8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把小米再次推上风口浪尖。2017年因“虚假宣传”被罚1万元,如今被网友翻出后,评论区直接炸锅——有人喊“小米忽悠成性实锤...
2025-10-25 0
手持云台相机大疆Osmo Pocket 3,被不少人称为“vlog神器”,发售两年来常常供不应求,线上靠抢,线下要等,一度成为现象级的电子产品,在二手...
2025-10-25 0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昕昕前言现在的芯片简直是“努力到自燃”的典型!晶体...
2025-10-25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康力欣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自学习异步串行通信时钟误差校正算法”的专利,授权公告...
2025-10-25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