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表示,尽管与OpenAI达成重磅合作,但所有客户都将“同等优先”,不会因该协议而受到影响。英伟达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的投资不会改变公司的关注重点...
2025-09-23 0
参数赢不了体验,性价比换不来品牌溢价,这是小米冲击高端路上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2025年9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宣布小米17系列时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跳过16直接命名17,三机型策略精准对标苹果产品线,甚至发布会时间也紧贴苹果之后——小米的努力显而易见。
市场数据却描绘了另一番景象。2025年上半年,苹果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高达62%,三星以20%位列第二,华为升至8%,小米则排在第四位。
在中国市场8000元以上的超高端领域,苹果独占66.26%的份额,华为占22.60%,而小米仅有0.23%。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增速高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4%的增长率。
苹果在这一市场继续领跑,同比增长3%,占据了62%的市场份额。
三星紧随其后,华为同比增长24%位列第三,小米销量增长55%排第四名。小米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市场,其智能手机业务积极推进高端化,同时受益于电动汽车与物联网业务的协同效应。
在中国市场,苹果的统治地位更加明显。2025年6月至8月的数据表明,在8000元以上的超高端市场,苹果独占66.26%的份额,华为为22.60%,而小米仅有0.23%。
7000-8000元价格区间的竞争格局也相似,苹果占据67.04%的市场份额,华为为27.10%,小米仅为0.71%。
苹果和小米有着截然不同的品牌起源和发展路径。苹果自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以来,一直走高端差异化路线,依靠创新设计和用户体验赢得市场。
小米则创立于2010年,早期以高性价比的在线销售模式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建立了“性价比”的品牌认知。
这种起源差异影响了双方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定位。行业分析指出:“苹果卖情绪价值,华为卖民族价值,小米现在既没有生态垄断,也没有情感绑定。”
小米的品牌调性存在模糊性:“一边喊‘极致性价比’,一边卖万元Ultra;一边贴着苹果改名、喊话高端、蹭热度,一边又说自己是创新者。结果就是,高端用户不信它高端,大众用户也开始觉得它贵得不值当。”
苹果的盈利模式建立在高端硬件销售和高利润的服务性收入基础上。苹果能够通过极高的品牌溢价获得丰厚利润,这些利润又能够反哺研发投入,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
小米则长期坚持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的政策,依靠互联网服务和生态链产品盈利。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快速获取用户,但却限制了其在研发上的投入能力。
尽管小米宣布过去五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人民币,未来五年将增加到2000亿,但与苹果相比仍有显著差距。苹果2023财年的研发支出就高达299亿美元(约合2160亿元人民币),远超小米的五年计划。
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打造,在GeekBench平台单核跑分突破3800分、多核接近12000分,甚至超过了苹果最新的A19 Pro处理器。
但参数领先并不等同于体验优势。苹果的A系列芯片与iOS系统的深度整合,带来了难以比拟的流畅体验和长期使用稳定性。
批评者指出:“小米的‘高端体验’,依然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之上。芯片是高通的,命脉还掌握在人家手里;操作系统是Android那一套,再怎么改名叫,真正的体验消费者心里有数。”
而且,“小米的‘高端化’一旦讲到体验,话题就开始模糊。因为它不敢讲生态,不敢讲闭环——这些都是苹果用十几年打出来的护城河。小米讲得最多的,还是熟悉的老三样:性能、影像、充电速度。”
苹果构建了完整的封闭生态系统,从iPhone、iPad、Mac到Apple Watch、AirPods,设备间实现了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这种生态壁垒创造了极强的用户粘性,成为苹果最深的护城河。
小米则提出了“人车家全生态”愿景,通过开放的生态策略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小米生态链覆盖了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生活电器等多个领域,但在协同体验上仍不如苹果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正在努力改善这一状况。澎湃OS3试图实现苹果设备和小米生态的操作打通,但这种跨生态的兼容性往往难以达到原生体验的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苹果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创新、高端和身份象征。用户选择苹果不仅是为了产品功能,还有一种情感认同和群体归属感。
小米则被视为性价比代表,主要吸引预算敏感但追求参数的年轻用户。正如分析指出:“在高端市场,小米始终不是用户第一选择,它是‘我预算不到位时的第二个选项’。”
这种认知差异导致了一种消费心理:“你去问那些用小米旗舰的人,他不会说:‘我就是喜欢小米。’他更可能说的是:‘iPhone太贵了,小米还凑合。’” 这就是品牌心智的落差。
苹果在全球高端市场具有统治性地位,尤其是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份额达到23%,首次超过苹果的21%。
但小米的增长主要靠中低端产品推动。卢伟冰也承认:“下一步,高端化是小米在欧洲市场的核心战略。”
在美国市场,小米几乎无法进入,这限制了其全球扩张的步伐。而苹果则在全球高端市场畅通无阻,建立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和销售网络。
小米正在积极寻求改变。五年投入1000亿研发资金,计划未来五年再投入2000亿,表明小米正在认真提升技术实力。
AI手机被视为一个潜在突破口。Counterpoint中国区研究负责人齐英楠表示:“生成式AI是所有手机厂商必须拥抱的一个赛道,它代表着手机未来的趋势。” IDC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的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18亿台,同比增长高达59.8%。
小米还可能借助电动汽车业务的光环效应反哺手机业务。正如分析指出:“小米在电动汽车与物联网业务同步发力;高端EV的光环效应正反哺手机业务,而手机又与EV、IoT深度整合。”
但要真正超越苹果,小米需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建立自己的品牌认同和用户信任。这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而非仅靠参数对比或命名策略就能实现。
欧洲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小米市场份额达到23%,首次超过苹果的21%。这是小米全球高端化战略的一个里程碑,证明小米有可能在区域市场与苹果一较高下。
然而在美国市场小米进不去,而苹果继续独占全球高端手机市场62%的份额。8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苹果在中国占据66.26%的份额,小米仅占0.23%。
参数可以堆砌,热度可以蹭,但品牌信任需要一代代产品的积累。小米17系列也许真的会卖得不错,但当用户攥着六七千预算走进门店时,心里的排序依然是:“先看苹果,再看看华为,最后看看小米。”
相关文章
英伟达表示,尽管与OpenAI达成重磅合作,但所有客户都将“同等优先”,不会因该协议而受到影响。英伟达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的投资不会改变公司的关注重点...
2025-09-23 0
参数赢不了体验,性价比换不来品牌溢价,这是小米冲击高端路上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2025年9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
2025-09-23 0
文|摩根商研所关于做电商这件事,小红书终于不纠结了。在近日举办的首届小红书创作伙伴大会上,小红书宣布正式上线买手橱窗,并计划为新开通的买手提供佣金减免...
2025-09-23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打麻将老输怎么办,以及打麻将老输怎么办 怎么转运起一个打麻将的网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打麻将总是...
2025-09-23 0
新华社为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位于浙江绍兴上虞区的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根据真实作业流程搭建数据采集场景,开展机器人作业模型训练,为具...
2025-09-23 0
极目新闻通讯员 左璐含雪 黄丹妮 马威2025年“十一”黄金周与中秋假期相连,旅客航空出行需求旺盛。记者从南航湖北分公司获悉,10月1日至8日期间,南...
2025-09-23 0
IT之家 9 月 23 日消息,国内商业航天动力研发公司天回航天近日成功组织完成了“巧龙一号”(QL-1)发动机整机 20s 热试车,获得了超低工况下...
2025-09-23 0
面对来势汹汹的超强台风“桦加沙”,揭阳潮汕机场坚持“防患于未然”,第一时间启动防台抗台应急响应机制,召开专题部署会,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明...
2025-09-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