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庆阳两项发明专利落地 为配电网安全运维添“智慧动能”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2日 03:14 0 aa

庆阳两项发明专利落地 为配电网安全运维添“智慧动能”

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1日电(张卓卓)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向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两项自主研发成果授予国家发明专利,分别为《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电网系统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与《基于极端天气的元件故障预测方法及系统》。这两项创新成果不仅填补了区域配电网运维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从“故障精准定位”与“风险前瞻预判”两大核心场景发力,为电力安全供应筑起双重技术屏障,标志着该公司在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长期以来,配电网故障监测面临“数据单一、定位模糊”的行业难题。传统监测模式仅依赖单个设备或节点的运行数据,无法覆盖线路覆冰、树障遮挡、负荷波动等复杂环境诱因,故障发生后需人工逐段排查,平均抢修响应时间长,直接影响居民与企业用电可靠性。为破解这一痛点,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技术团队历经11个月攻关,研发出《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电网系统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创新性构建“多维度数据采集网络”,同步获取配电网线路的电流电压参数、设备温度、周边气象(风速、湿度)、地理环境(线路走向、周边障碍物)等6大类监测数据。通过自主开发的特征提取算法,分别挖掘数据的“时序变化规律”与“空间关联逻辑”,最终依托融合型故障检测模型,将多源数据转化为含精确经纬度坐标的故障指令,使故障定位误差从传统“千米级”缩小至“百米级”,平均抢修准备时间缩短40%,彻底改变传统运维中“被动抢修”的局面。

随着极端天气(如强降雨、雷暴、低温冰冻)频发导致配电网元件故障占比逐年上升,但现有预测技术多聚焦元件自身参数,对“极端天气-元件故障”的非线性关联分析不足,极端场景下预测准确率不足60%,难以提前开展防护。针对这一挑战,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技术团队以庆城地区近10年极端天气数据与配电网故障记录为基础,研发《基于极端天气的元件故障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成果首次明确“极端天气因子-元件薄弱环节”关联机制,整合气象部门实时预警数据、配电网SCADA系统运行数据、设备红外检测数据,构建天气与设备交互的特征序列。利用预训练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输出不同极端天气下元件故障概率分布,实现“高、中、低”三级风险分级,自动触发针对性预警,如对高风险区域变压器提前开展绝缘加固,将极端天气故障发生率降低35%以上,实现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防御”的升级。

两项专利的成功授权,是该公司技术实力的直观体现,更是服务升级的坚实支撑。下一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将以此次成果为契机,加快技术转化应用,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优化故障监测与预测系统,逐步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快速响应”的现代配电运维体系,为辖区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用电提供更坚强的技术保障,全力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