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造船业“三颗明珠”,海洋工程装备也是体现国家制造和技术领域能力的重要方面,妥妥的大国重器。“十四五”期间,我国海洋装备领域的突破进展引人瞩目,为海...
2025-10-14 0
2025年10月8号,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奖现场一公布结果,金属有机框架(MOF)这东西就火了。
今天要聊的不是获奖的科学家,是跟这事儿相关的另一位关键人物,邹晓冬。
她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还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教授,从2020年起就当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了,本身又是研究结构化学的专家。
《知识分子》跟她聊了次天,里面既有MOF技术的干货,还有她对中国科研的实在建议,我给大伙捋捋。
邹晓冬研究过沸石的结构,这次诺奖的MOF跟沸石比,差别真不小。
首先是比表面积,MOF差不多是沸石的10倍。
以前沸石在多孔材料里算挺能“装”的,比如用来过滤杂质、吸附气体,但MOF一出来,就像小收纳盒换成了大储藏柜,能接触到的空间一下子大了好多。
更关键的是MOF能调控,沸石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二氧化硅,想调孔径特别难。
但MOF不一样,它的有机分子能长能短,金属节点也能换,可以是单个原子,也能是一团原子簇。
本来想这调控起来会不会很复杂,后来发现原理其实挺直观:你想要它装小分子,就用短点的有机分子;想要装大分子,就换长点的。
而且不同有机分子对不同物质的亲和性不一样,比如加了氨的有机分子,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力就特别强。
这么看,MOF简直像个“纳米工厂”。
能存东西,能分离气体,还能搞化学反应。
就说碳捕捉吧,现在工厂常用含氨的水溶液捕碳,得用挺高的温度才行,又费钱又费能。
MOF就能调条件,能耗和成本都能降不少。
还有储甲烷、储水这些事儿,要是以后能跟太阳能结合,说不定能成绿色储能源的好办法。
不过MOF也有短板,稳定性不如分子筛。
用着用着,结构可能就破了。
好在它能重组,只要调调化学条件,成分还在就能重新弄。
很显然,这个稳定性问题解决了,MOF的用武之地才能更大。
聊完MOF,就得说说邹晓冬当诺奖评委的体验。
她觉得这活儿挺有意思,能开阔眼界,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但这活儿不轻松,每年3月就开始筛候选人,得读上百篇相关论文,还得开十几次跨学科会议,就为了看准成果到底是不是真的原创。
最让人意外的是诺奖的评审标准:不看论文发在哪个期刊,也不看影响因子。
以前有个研究富勒烯的,论文发在《化学物理快报》上,影响因子没那么高,就因为开创了碳纳米材料的新领域,照样拿了诺奖。
还有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些成果就发在本国的期刊上。
邹晓冬说,只要成果是开创性的,大家都认可,就有机会。
作为女性科学家,邹晓冬在瑞典的工作体验也挺真实。
工作上没觉得因为是女性有啥劣势,瑞典对女性科研者不算歧视。
202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女性院士比例都到18%了,比2020年还高了3个点,高校里42%的科研岗位是女性,薪酬差距也小。
但她也说,女性的社交圈子跟男性不一样,要是团队里女性少,聚餐、学术沙龙时容易觉得孤立。
好在现在有“女性科研联盟”这种组织,能帮着搭交流的平台。
邹晓冬聊到中国科研时,说的一个现象特别值得琢磨:咱们在MOF领域发的论文快占全球一半了,2024年全球大概2.3万篇MOF论文,中国大陆就贡献了1.1万篇,中科院、清华这些学校都排在前面。
但去年在德国开的国际MOF会议,800个参会者里,中国学者才65个,而且大多是年轻人,资深专家没几个。
这事儿挺矛盾的,论文写了不少,却没在国际圈子里多说话。
就像家里做了一桌子菜,却没去邻居聚餐时分享,别人也不知道你做得多好。
邹晓冬说,现在国内科研挺“卷”,但“卷”得有点局限,应该去国际学术圈里“卷”,多跟国外的人交流。
更核心的问题是“从零到一”的原创,邹晓冬觉得中国科学家有智慧、有条件,就是有时候容易被影响因子和论文数带着走,都去做别人已经开拓好的热门研究。
其实咱们也有做得好的,比如2023年在“拓扑绝缘体”领域的研究,就打破了国外垄断,还上了《自然》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那怎么改变呢?得敢找空白领域。
以前总觉得空白领域不好找,其实只要沉下心钻研,说不定就能发现。
还有评价体系也得改,2024年科技部不是出了《基础研究评价指引》,明确说不把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当核心指标,浙大、上海交大这些学校也开始试“原创贡献度评价”,给长期做空白领域的团队专项经费。
MOF这技术是真有潜力,能帮着解决碳捕捉、能源存储的难题,就是稳定性还得再攻关。
诺奖告诉咱们,原创比论文在哪发更重要。
中国科研现在不缺数量,缺的是敢“从零到一”的勇气,还有走出去交流的劲儿。
毫无疑问,要是咱们能少盯着论文数,多沉下心找新方向,下次诺贝尔化学奖的名单里,说不定就有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相关文章
除了造船业“三颗明珠”,海洋工程装备也是体现国家制造和技术领域能力的重要方面,妥妥的大国重器。“十四五”期间,我国海洋装备领域的突破进展引人瞩目,为海...
2025-10-14 0
英国《每日电讯》网站近日刊文称,机器人技术已成为中国在多领域确立主导地位的关键力量。多位到访过中国的西方企业高管也在报道中直言不讳的说,实地参观后无不...
2025-10-14 0
2025年10月8号,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奖现场一公布结果,金属有机框架(MOF)这东西就火了。今天要聊的不是获奖的科学家,是跟这事儿相关的...
2025-10-14 0
2025年10月,Anthropic联合英国AI安全研究院这些机构,发了份研究报告,看完我后背都有点凉,就250个恶意文档,居然能给任何大小的大语言模...
2025-10-14 0
近日,由洛阳市妇联等多部门主办的“链接未来‘她’力量 直播赋能新业态”洛阳市电商巧媳妇直播带货大赛圆满落幕,代表瀍河区参赛的洛阳礼悦商贸有限公司主播王...
2025-10-14 0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 马帅莎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10月13日18时,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
2025-10-14 0
金秋十月,一场科技盛宴将在东莞精彩上演。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东莞市南城教育管理中心联合承办的2025年东莞市...
2025-10-14 0
一排排机架整齐排列,一台台服务器高速运转……高原秋日,走进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大数据中心的整体用...
2025-10-1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