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港人「隐形加薪」的两制之利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5日 03:55 0 aa

点击关注“坚料志”头像,不错过每条香港大新闻。

港人「隐形加薪」的两制之利

近年来,「北上消费」已从一种偶尔的节日活动,演变为期港市民日常生活的常态。无论是周末亲赴深圳买日用品,还是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内地电商平台「云购物」,港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享受着大湾区融合所带来的实惠好处。在本地人工增长停滞、仅维持低单位数加幅(据Jobsdb《2025招聘、薪酬及福利调查报告》,2025年平均加薪仅1.8%)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业的兴起,无疑为港人提供了一场「生活成本通缩」的奇迹——花同样的钱,却能大幅提升生活质量。这项鲜被数据量化、也少受舆论关注的好处,其实正是「两制」优势最接地气的体现之一。

港人「隐形加薪」的两制之利

过往谈论内地电商攻港,媒体多聚焦于对本地零售业的冲击。诚然,任何经济转型都伴随着阵痛,部分缺乏规模效益与数字化能力的传统商家确承受压力。然而,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便容易忽略整体社会得益的宏大图景。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贸易之所以存在,正因为它能让我们参与各方通过比较优势实现资源更有效配置。当内地凭借庞大生产规模、高效供应链与成熟的电商生态,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而香港则发挥金融、专业服务与品牌信誉优势开拓内销市场,这种互补关系才是长远可持续的双赢格局。

成吸引国际人才软实力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跨境电商业不仅降低了港人的生活成本,更悄然提升了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的吸引力。不少外籍人士亦开始加入「北上扫货」行列,他们惊讶于只需短途交通即可购得高性价比的日用百货、电子产品甚至有机食品。这意味着,在名义薪资未必领先全球的情况下,香港实际购买力与生活质量的「隐形提升」,正成为留住和吸引国际人才的重要软实力。换言之,我们正在以「制度红利」弥补「价格劣势」,这正是「一国之本、两制之利」的最佳注脚。

值得欣喜的是,转型并非零和博弈。正如京东收购佳宝超市所揭示的趋势,内地电商南下正从纯粹的「线上入侵」进化为「实体融合」。通过整合京东的产地直采与物流网络,佳宝有望大幅降低中间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低价格,同时保留本地品牌的贴地服务与社区链接。这种「强强联合」模式,正是推动本地零售业升级转型的催化剂。与此同时,香港企业亦积极反向进军内地电商市场。贸发局「香港好物节」吸引逾亿人次浏览,SaSa、美心、鸿福堂等品牌纷纷进驻小红书、抖音,显示港产优质产品同样受内地消费者青睞。这是一场真正的双向奔赴。

港人「隐形加薪」的两制之利

当然,挑战仍存。如何协助中小企业数码转型?是否应对外来电商平台征税以维持公平竞争?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需深思的课题。但方向应是引导而非阻挡潮流。政府可参考专家建议,建立共享电商平台支援中小企业,同时审慎探讨跨境企业的税务责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文:吴桐山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