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雷渺鑫)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在浙江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在17日举办的2...
2025-10-17 0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的"学习基因"概念正在重新定义人工智能的学习范式。这一突破性研究解决了困扰AI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人工智能需要海量数据才能学会人类轻易掌握的简单概念?该团队成功开发出遗传强化学习框架,使AI模型能够像生物体一样将学习能力传递给下一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随机初始化"训练模式。
当前人工智能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其学习效率的悖论。一个从未见过狗的儿童仅需观察几张照片就能识别各种品种的狗,但要让AI系统达到同样的识别能力,往往需要数万个训练样本。这种效率差异的根源在于现有AI模型缺乏类似生物基因的知识传承机制,每个新模型都必须从零开始学习所有概念。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耿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人工智能》期刊发表的最新成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他们提出的"学习基因"(Learngene)概念,本质上是神经网络中一种可遗传的信息片段,能够将与特定任务无关的普适知识封装并传递给新模型,实现更高效的知识迁移。
从随机初始化到基因初始化的范式转变
传统AI模型的开发遵循"随机初始化"原则,即新模型的初始参数由随机数生成,与先前模型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方式导致每个新模型都必须重新学习前代模型已经掌握的知识,造成计算资源的巨大浪费。以目前万亿级参数的大模型为例,训练一个新模型所需的计算成本和时间呈指数级增长。
相比之下,生物体虽然无法直接继承父辈的具体记忆,却能通过基因遗传获得元学习能力——一种"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人类婴儿虽然出生时同样处于"初始化"状态,但这种初始化建立在数百万年进化积累的基因基础上,使其具备远超当前AI的学习效率。
耿新团队的关键洞察在于,如果能够提取并传递AI模型的元学习能力,就能让新模型获得类似生物基因的先天优势。然而,这种知识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信息压缩问题。根据人脑神经元数量的估算,生物基因实现的信息压缩比达到惊人的100万比1,而目前AI算法能实现的最大压缩比仅为1%左右。
研究团队设计的遗传强化学习框架巧妙地绕过了这一限制。他们不是试图压缩具体知识,而是专注于提取和传递元学习能力相关的信息。这种方法使得新模型能够在保持较小信息量的前提下,获得显著的学习优势。
模拟进化的AI训练新模式
为了验证学习基因概念的有效性,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实验。他们设计了多代智能体种群,每一代都能继承前几代的学习基因,并通过竞争与淘汰机制模拟生物进化过程。这种方法不仅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还揭示了AI自主进化的可能路径。
实验结果令人惊喜。经过100代迭代训练后,新生成的智能体展现出显著优于初代模型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在四足机器人控制任务中,后代模型在"出生"时就具备了基本的站立和平衡能力,几乎不会摔倒。这种现象清晰地证明了学习基因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通过代际积累实现持续进化。
这种训练模式的创新意义不仅在于效率提升,更在于其为AI自主进化奠定了基础。传统AI发展严重依赖人力投入,从算法设计到数据处理,从架构优化到参数调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的深度参与。而学习基因概念的实现,为AI系统的自主进化提供了技术可能。
当然,这项研究也面临着现实挑战。耿新坦承,虽然学习基因能显著提升学习速度,但其最终效果是否必然优于传统训练方式仍需更多验证。受限于当前算力水平,研究团队尚无法充分验证学习基因对AI模型学习上限的提升效果。
技术突破的深远影响
学习基因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球AI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和降低计算成本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家在这一前沿领域的突破,不仅展现了原创性的科研实力,也为未来AI技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学习基因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不仅能够大幅降低新模型的训练成本,还能实现知识的跨领域迁移。例如,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训练的模型所积累的学习基因,可能对计算机视觉或语音识别任务也有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
然而,技术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实现跨不同架构的学习基因传递、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压缩比、如何确保遗传信息的稳定性等问题,都需要持续的研究投入。此外,随着AI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学习基因的提取和传递机制也需要相应的扩展和优化。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开启了AI发展的新篇章。如果学习基因技术能够成熟应用,AI系统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能够实现代际传承的"物种"。这种变化将深刻影响AI的发展模式,从目前的人工设计驱动转向自然进化驱动,最终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生命。
耿新团队的这一突破性研究,为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赢得了重要的先发优势。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具备"基因"的人工智能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技术服务。
相关文章
光明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雷渺鑫)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在浙江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在17日举办的2...
2025-10-17 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炯当人工智能遇上基础设施建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0月17日,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管理大会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以“AI赋...
2025-10-17 0
最近刷社交平台,总能刷到吐槽品牌改版的评论。小米花200万改个logo,底下一堆人说“没看出来值200万”;还有些大厂APP一更新,应用商店里全是“还...
2025-10-17 0
福布斯2025-10-17 18:08:43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cs)成员约兰·约翰逊(Goeran...
2025-10-17 0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的"学习基因"概念正在重新定义人工智能的学习范式。这一突破性研究解决了困扰AI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人工智能需要海量数据才能学会人...
2025-10-17 0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realme 真我 GT8 系列手机已定档 10 月 21 日 15 时正式发布,产品定位“3 亿台销量里程碑旗舰”...
2025-10-17 0
大家好啊,本周大量新品手机陆续发布,真的是非常热闹。其中理光和真我还召开了发布会,官宣了合作。不过相比而言相机新品就少了一些,我们来一个个盘点一下。尼...
2025-10-17 0
南方+记者从中国移动获悉,中国移动APP月活跃用户突破三亿,这是中国移动近三年持续推进渠道体系线上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在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舞台上...
2025-10-1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