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丰巢CEO徐育斌辞职, 背后远不止身体原因那么简单

排行榜 2025年10月17日 22:26 0 admin

近日,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丰巢创始人兼CEO徐育斌因身体原因正式辞职。这位44岁的广东梅州人,从一名普通的顺丰快递员一路晋升为顺丰高管,并于2015年创立丰巢,其成长经历一直被认为是底层“快递小哥”逆袭的传奇。

如今,在丰巢冲刺港交所上市的关键阶段,徐育斌却突然辞职,让业内震惊且不解。在丰巢招股书失效和创始人离职的双重“暴击”下,市场对这家估值一度高达250亿元的快递柜巨头的未来走向也不免充满焦虑。

丰巢CEO徐育斌辞职, 背后远不止身体原因那么简单

从快递小哥成长起来的掌舵人

1981年,徐育斌出生于广东梅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便跟着同乡前往广深谋生。在广州,他做过散工,因为觉得没有前途挣不到钱,便南下深圳。此时,顺丰在深圳扩张广招快递员,徐育斌应聘成为了一名顺丰快递员。

那时的顺丰还没有智能化,收派件全靠快递员人工记录与骑行配送。徐育斌凭借超乎常人的细致与高效脱颖而出,成为片区业绩第一。他准确无误地手写上千个客户信息,规划的配送路线比同事缩短近20%,把“送快递”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因为他的优异表现,2006年12月,徐育斌正式进入顺丰核心培养体系,从普通快递员晋升为基层管理者。

进入管理序列后,徐育斌经历了众多岗位的历练。他先是担任大区总仓管,主导分拣流程优化,将区域分拣效率提升30%;随后又晋升为分拣中心总经理、全国首席运营官、航空枢纽项目总监,深度参与顺丰航空物流网络建设。

2009年,徐育斌在韩国考察时,接触到国际快递巨头DHL开发的智能快递柜,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快递柜可能是解决国内末端配送效率低下、投诉率高的最佳方案。回国后,徐育斌立即展开可行性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提交给顺丰董事长王卫。

2015年,电商快递量爆发式增长,智能快递柜赛道迎来窗口期。于是顺丰联合申通、中通、韵达以及普洛斯集团共同出资 5 亿元,成立丰巢科技,徐育斌被任命为董事长兼 CEO,全面主导公司运营。

丰巢CEO徐育斌辞职, 背后远不止身体原因那么简单

丰巢的扩张与资本的青睐

在业内,丰巢一直被认为“含着金汤匙出生”,它生来就具有顺丰、申通、中通、韵达以及普洛斯集团等业内头部企业联合注资的资本优势,又有顺丰、“通达系”庞大的包裹流量支持。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徐于斌的作用更像是“点火人”。

丰巢成立后,徐育斌采取"先覆盖再优化" 的战略,在他的推动下,丰巢在短短几年内以惊人速度扩张。2017年,丰巢智能柜的安装数量突破10万个,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之后,徐育斌又推动丰巢对另一快递柜巨头“e栈”的收购,将丰巢的市场份额提升至40%,一举奠定其行业龙头地位。

快速扩张之下,丰巢的融资步伐并未停歇。2017年丰巢完成25亿A轮融资,估值跃升至55亿元,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2018年,顺丰与菜鸟爆发“物流数据接口”之争,引发物流行业阵营分化,申通、中通、韵达相继退出丰巢。2019年到2021年,丰巢引入中国邮政、挚信资本、红杉资本、鸿为资本等投资方融资数十亿,估值达到220亿元。

截至2024年5月31日,丰巢的智能快递柜网络遍布中国31个省份和泰国,包括33.02万组丰巢智能柜。按柜机数量及包裹量计算,丰巢已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递柜网络运营商。徐育斌作为丰巢的操盘手,功不可没。

盈利困局与上市挫折

丰巢的快速发展并未带来相应的盈利表现,这既是行业发展的通病,也是徐育斌制定和贯彻的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从2021年到2023年,丰巢的营收分别为25.26亿元、28.91亿元、38.1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高昂的设备和运营成本成为丰巢深陷盈利困局的两大难题,再叠加持续的亏损,这不得不让市场质疑智能快递柜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丰巢CEO徐育斌辞职, 背后远不止身体原因那么简单

徐育斌带领团队通过精细化运营、 提高柜机使用率、以及积极拓展C端寄件和增值服务,实现了丰巢营收的持续增长,并在2024年前五个月,首次实现了净利润扭亏为盈,尽管这与当期会计政策调整导致的折旧额减少有关,但这标志着这家公司终于走出了长期亏损的泥沼,迎来了盈利的曙光。

借着扭亏为盈的利好,丰巢于2024年8月30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试图冲击“智能快递柜第一股”。遗憾的是,这份招股书在经历了6个月的等待后,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更新,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失效。有报道称丰巢在递交招股书后,证监会曾就其协议控制架构、业务合规性,特别是“滞留费”等收入的合法性提出问询,但丰巢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充披露。对此,丰巢方面回应称,“失效属于港交所正常机制,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工作仍在推进中。”

徐育斌辞职,丰巢未来走向何方

根据丰巢此前披露的招股书,徐育斌持有丰巢2.21%股份,2021年至2023年,徐育斌薪酬总计分别为2.22亿元、179.1万元、208万元。其中,2021年薪酬2.22亿元,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就为2.2亿元,后两年均没有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

徐育斌虽然并非丰巢的控股股东,但他作为灵魂人物,对丰巢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44岁的他突然辞职, 10年的丰巢创业征程,以这样的方式结尾多少有点令人唏嘘。

除却身体因素之外,徐育斌的离职也隐晦展示出丰巢正从"创始人驱动" 转向 "职业团队管理"。快递柜市场已经度过草莽时代,进入需要精细化管理与合规化运营的新阶段,丰巢此时新增具备投资并购经验的顺丰系高管李秋雨,显然是一场具有转型意味的权力交接。

徐育斌辞职后,丰巢将走向何方?是否会跳出徐育斌时代的 "重资产扩张" 逻辑,探索更轻量的发展路径?我认为,变化是必然的,但是怎么变,往哪里走?才是丰巢留给新管理团队最大的难题。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