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山东展区以“齐鲁版权 向新而行”为主题,共组织50余家企业参展,通过数智化、时尚化、产业...
2025-10-19 0
最近几年,中国科研界屡屡攀升,比如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经费投入也年年攀升,然而诺贝尔奖评委邹晓冬一席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陶醉于论文数量的中国科研界。
她直指核心:我们产出惊人,影响力却赤字累累,原创性更是乏善可陈。
这不仅是批评,更是一场关于中国科研未来走向的深究。
作者-常
我们的科研论文产出数量,真的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就拿热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领域来说,全球将近一半的论文都来自中国学者,这样的数据,足以让任何一个局外人感到震撼,似乎一个科研超级大国已经崛起。
但硬币的另一面,却让人笑不出来,数量的井喷,并没有带来相应的话语权,在那些决定学科未来方向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中国学者的身影和声音,稀少得不成比例。
这种巨大的落差,被人精准地形容为刺眼的影响力赤字。
海量的论文产出,换来的评价却是华而不实,太多工作被认为是“微调”和“修补”,在前人开创的结构上做些小改动,原创性严重不足。
久而久之,跟风、堆量、没新”成了外界贴在中国科研身上撕不掉的标签,真正能开辟一个全新方向,提出一个颠覆性理论,或者创造一种全新思路的突破性成果,简直凤毛麟角。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藏在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则里。
在国内,我们玩的是规则A,这套规则的核心非常明确:论文,你的评审、经费、岗位、职称,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和你能发表多少篇文章,发表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直接挂钩。
这套体系,就是大家常说的“唯论文论”,或者更具体的“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面对这样的评价体系,任何一个理性的科研人员会怎么选?答案不言而喻,他们会一头扎进那些最热门、最容易出成果的领域,去做那些“短平快”的增量式研究。
这种行为模式,就像是在一条已经拥挤不堪的赛道上疯狂内卷,大家都在一个划定的安全区里做研究,因为这里风险最低,产出最快。
不知不觉间,科研的目标被悄悄置换了,大家思考的不再是如何创造新知识,而是如何更快地发表文章。
然而,在诺贝尔奖这样的科学殿堂,他们玩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游戏,可以称之为规则B。
邹晓冬说得很清楚,诺奖的评审,压根不看你文章发表在哪个期刊,影响因子有多高,这些在规则A里至关重要的指标,在规则B里几乎没有意义。
诺奖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你的研究工作,是否开创了一个新方向,并且这种开创性得到了整个学术界的广泛公认。
历史一次次证明了这套规则的有效性,许多改变世界的重大突破,最初的起点都毫不起眼。
比如,一项关于免疫调节的关键发现,最初发表的期刊并不算顶级,数学领域里一些奠基性的群论定理,也曾被主流长期忽视。
这恰恰印证了中科院院士席南华的观点:衡量一项科研工作的价值,最终看的应该是其学术贡献,而不是它被发表在了哪个平台上。
规则A追求的是看得见的量化指标,规则B奖励的是看不见的开创性勇气。一个规避风险,一个拥抱不确定性。这两种逻辑的根本性对撞,正是中国科研“影响力赤字”的深层根源。
好在,改变已经在发生,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对这套陈旧的科研体系“动刀子”了,改革的信号非常明确,就是要坚决破除四唯,推动分类评价,彻底摆脱那种单纯堆论文的粗放模式。
一些全新的尝试也在进行中,比如,有学者提出建立我们本土的评价体系,像π指数那样,综合考量作者的实际贡献、研究的真实影响等多个维度,而不只是看论文本身。
更关键的改变,体现在资金和考核周期上,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点设立高风险研究基金,专门支持那些看起来很可能失败,但一旦成功就具有颠覆性意义的项目。
一些高水平的基金项目,也开始试行长期考核机制,比如,把考核周期拉长到五年,这给了科学家更多的时间和容错空间,让他们能静下心来啃硬骨头。
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在为开拓者搭建一座能够通往未来的制度桥梁,而邹晓冬的建议,则为这座桥梁的建设提供了更具体的施工图。
她鼓励中国的科研人员勇敢打出国门,到国际学术圈去外卷,在真正的世界前沿参与竞争与合作,这不仅能提升个人水平,也能带回最新的思想和方法。
她还提到了团队构成的多样性,比如适当提升女性科学家的比例,这并非一句空话,而是因为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往往更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在团队内部,同样可以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比如,管理者可以划拨出一小部分资源,像是10%的时间和经费,专门用于支持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探索性项目。
当然,这种有保护的冒险也不是无序烧钱,需要为它设立明确的中期目标和退出机制,确保探索既有自由度,又不失方向感。
说到底,中国科研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一穷二白的追赶者,而是有能力、有资源去冲击领跑者位置的竞争者。
我们必须回归科研的本源:终极目标不是发文章,而是做出东西,是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
这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心,需要有领导者敢于支持一个可能十年后才能开花结果的项目,也需要整个体制给予先行者足够的宽容与时间。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最缺的,可能已经不是资金、设备或者人才数量,而是一套能真正激励原创、宽容失败的规则与文化。
当我们的评价体系,不再只为那些在拥挤赛道上跑得最快的人喝彩,而是能为那些敢于另辟蹊径、探索无人区的勇士鼓掌时,中国的科研生态才能真正实现蜕变。
到那时,我们贡献给世界的,将不再是一条条论文生产线,而是一个个能创造变革性技术的创新工厂。
相关文章
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山东展区以“齐鲁版权 向新而行”为主题,共组织50余家企业参展,通过数智化、时尚化、产业...
2025-10-19 0
前言 最近几年,中国科研界屡屡攀升,比如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经费投入也年年攀升,然而诺贝尔奖评委邹晓冬一席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陶醉于论文数量的...
2025-10-19 0
【亿邦原创】“消费趋势开始转向,餐饮行业进入超级性价比时代。”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表示,消费者对超级性价比的需求,正在重...
2025-10-19 0
现象1:早上跑步赶时间,戴上耳机没调好音量,音乐忽大忽小,总觉得节奏跟不上步伐;现象2:下班健身或夜跑,运动过程中耳机一直滑落,连多余调整耳机的力气都...
2025-10-19 0
群众近期反映,有个别企业公开大肆招聘所谓“撰稿”人员,为有需求的群体有偿代写。只要付费,就能批量生产假文章、假论文,形成一条灰色生意链。调查中记者发现...
2025-10-19 0
10月14日,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在京举行。活动现场,京东11.11交出首份成绩单。自10月9日京东11.11全面开启以来,在现货开卖、官方直降、...
2025-10-19 0
前言从北京望京的写字楼底商到深圳科兴科学园的美食街,从上海陆家嘴的外卖榜单到广州天河的午餐队列,湘味盖码饭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占领打工人的午餐时间。这些...
2025-10-19 0
爱否回收助力活动规则1. 活动参与方式:用户在爱否回收平台完成下单后,即可参与本次助力活动,通过分享专属链接邀请好友助力,开启设备加价之旅。2. 加价...
2025-10-1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