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编辑 | 张晓玲深夜的住宅楼道内,一台机器人正无声地洗地。它能自主呼叫电梯、跨楼层作业,能智能识别并规避业主随意堆放的快递盒、自行车甚...
2025-10-22 0
在上周末刚刚结束的「2025微博V影响力大会」上,微博以一系列扎实的数据和清晰的战略,宣告了平台对“影响力”的回归——这不仅是平台的初心,更是其在激烈内容竞争中构筑护城河的关键。
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在会上公布:截至2025年6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88亿,日活跃用户2.61亿,日均发博量1.05亿条、评论量0.63亿、点赞量1.97亿。
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日均亿级的互动,让微博“热点发酵地”与“全民讨论场”的地位不可替代。
「克劳锐」受邀参加大会并总结了七点洞察,希望帮大家看清微博未来发展方向!
新鲜血液的持续涌入,是衡量一个生态健康成长的关键指标。
历经十六年发展,如今微博仍然保持着鲜明的年轻化特质,71%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
从00后KPL电竞冠军@AG一诺ovo 到“抽象派”代表@峰哥亡命天涯,这些深受年轻用户喜欢的创作者,或是在这里分享赛事动态,或是发表日常点滴。
他们用多元内容不断吸引着新生代用户,持续强化平台对新生代的影响力,让年轻用户不只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成为平台风格的塑造者。
图片源自微博
与此同时,下沉市场开始成为微博新的增长极。
当前,微博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已达31.5%,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下沉市场并非简单向下适配,而是为平台带来更丰富、鲜活、接地气的内容表达。
随着年轻态注入活力,下沉市场拓宽边界,微博也从早期“精英化”“意见领袖”的聚集地,逐步进化为跨世代、跨领域的多元表达平台。即便运营十余载,依旧在中国内容生态中举足轻重。
2025年,堪称微博产品消费场景的变革之年。
这一年,微博完成了“关系流、推荐流、热点流”等产品的协同进化,通过优化产品布局,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发挥着产品的差异化特点和优势。
与此同时,生活榜、体育榜等垂直榜单矩阵,为细分领域创作者提供了清晰的方向,让他们在热点生态中脱颖而出。
汽车领域创作者@韩路 就在会上发言表示:“一定要关注排行榜,排行榜意味着趋势。”
三大内容流的协同运作,可以助创作者打破粉丝圈层,吸引更多用户,真正做到了全民热点不缺位,垂直内容不埋没。
过去一年,微博还选择了另一条差异化路径:扶持中长视频,并将视频分发的核心指标从“播放量”转向“观看时长”。
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
如今,短平快、标题党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获取流量,但对认真创作的中长视频博主来说并很不公平。
就拿荣获「微博2025年度最具影响力视频大V」称号的房车旅行博主@杨旭游记 来说,他的作品以驾驶房车深度体验全国各地风土人情为主,以第一人称中长视频记录内容,凭借柔和舒缓、娓娓道来的风格,积攒了近140万粉丝。
可在短视频、算法更强势的内容生态中,这样舒缓、优质的中长视频,想被更多人看到却有点儿难。
图片源自微博
因此,从今年6月开始,微博将视频的分发政策从播放量(VV)主导调整为以观看时长为核心,明确优质视频需满足时长超30秒且质量分超3分的标准,同时加大对1分钟以上中长视频的现金激励与流量倾斜。
相较于播放量,观看时长更能反映内容的用户粘性与真实价值,这种调整无疑会让@杨旭游记 这样的中长视频创作者告别流量焦虑,让优质内容靠实力“说话”。
数据也印证了调整的成效:2025年三季度,微博优质视频生产同比提升51%,全站视频观看时长增长12%,头部金橙V创作者的视频观看时长更是同比提升69%。
指标的迭代不只是数字和考核标准的简单改变,而是平台从“流量思维”向“价值思维”的深刻转型,这背后传递的,是平台对优质内容鼓励与坚守的态度。
既然平台鼓励优质内容的创作与发布,那在信息爆炸、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平台要如何找到、判断什么是优质内容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博构建了质量模型与热文模型:
借助双模型和AI技术,平台可以高效识别低质、同质内容,并分别释放了21%与12%的流量,优先倾斜给优质内容,让好内容实现更好地传播。
与此同时,优质内容还会进入专属流量通道获得冷启动支持,平台会根据创作者成长等级分配基础流量,通过多场景矩阵助力内容破圈,对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创作者给予成长加成。
以上动作,可以有效保障优质创作者、中小创作者公平发展的机会,形成“发现—扶持—持续创作”的正向循环,让好内容不再因为藏得深或粉丝少而被埋没。
当算法超越单纯的流量分配工具,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当平台通过模型迭代与流量倾斜,为好内容提供标准,这样的生态必然能健康持久。
好内容有标准,好内容同样需要有回报。优质内容的可持续产出,离不开完善的商业赋能体系。
微博在过去一年重点落地三项核心举措:金橙V标准迭代、KOL(关键意见领袖)广告变现体系搭建、广告共享计划投入升级。
商业体系的演进,不仅是奖励方式的改变,更是平台对优质内容的重视和长期发展的决心。
只有让优质内容有回报,内容商业化才能从“流量变现”走向“信任变现”。
说完平台的产品升级和商业支持,我们再回归创作者本身。
在内容赛道日益细分的当下,单一领域创作者长期运营后,很容易遇到“涨粉瓶颈”“合作受限”等问题,尤其对粉丝量庞大的大V而言,增长会变得更为困难。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微博重点推出“跨域博主计划”,结合平台在影视综文娱行业、体育、媒体社会、科技领域、ACG等行业生态的优势,打造具有“活人感”和跨圈层影响力的明星化KOL。
以@韩路 为例,他以汽车评测出圈,如今开始涉足旅游、户外、游戏等领域。这些领域的主要受众依旧是年轻人,与他本身汽车内容的消费者画像相高度吻合。
他可以在旅行过程中,凭借专业的汽车知识讲解自驾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细节,也能为旅行博主推荐更适合自驾的汽车品牌,真正让新粉丝在旅行游记中学到硬核汽车知识,让汽车粉丝在获取兴趣内容的同时饱览山河美景。
图片源自微博
除此以外,微博还围绕跨域博主打造“一场线下课”“跨域生日会”等活动,为博主与粉丝提供线下互动的机会,有效增强“活人感”。
跨域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内容人格化的必然结果,用户追随的不是内容标签,而是鲜活的创作者本身。
据了解,明年微博将拓展更多形式,扩大跨域博主规模,助力更多大V出圈、明星化,提升公共影响力。
如今,AI技术正成为微博内容生态革新的重要驱动力。
在这里,用户可以通过微博智搜快速了解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高效获取所需内容,同时也能看到大量AI创作的内容。熟练运用AI工具,已成为创作者乃至用户的必备技能。
除了生产力的提升,「克劳锐」还发现一个现象:在AI生成内容泛滥的未来,信息筛选与内容真实将变得愈发困难。
而微博通过AI强化内容理解,本质上是在构建“内容-用户-信任”的最短路径。
正如@数字生命卡兹克 在会上所说:“AI越强,内容越泛滥,而筛选与信任越稀缺。未来大家会越来越信任某一个博主或者信任算法,而不是相信更多信息,这也是IP的意义。”
作为更具真实感和人格化的平台,微博可以借助智搜等更具公信力的AI能力,在AI时代赢得用户更多信任,为内容生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七大洞察,我们不难发现,内容行业正在从“流量时代”迈向“优质时代”、从“个体创作”转向“跨域协同”。
在这个过程中,微博正通过价值导向与商业赋能重塑激励,搭建了一个更健康的创作者成长体系,让“尽兴分享,自成影响”成为现实。
在这里,只要内容有真实价值,就一定能找到受众、获得回报、形成影响力。而平台与创作者的双向奔赴,无疑将决定微博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你怎么看微博未来的发展?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讨论~
相关文章
作者 | 周智宇编辑 | 张晓玲深夜的住宅楼道内,一台机器人正无声地洗地。它能自主呼叫电梯、跨楼层作业,能智能识别并规避业主随意堆放的快递盒、自行车甚...
2025-10-22 0
近期,国内半导体龙头企业闻泰科技遭荷兰政府“巧取豪夺”,位于荷兰的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资产和知识产权被冻结一年。荷兰的措施,是在美国宣布...
2025-10-22 0
在上周末刚刚结束的「2025微博V影响力大会」上,微博以一系列扎实的数据和清晰的战略,宣告了平台对“影响力”的回归——这不仅是平台的初心,更是其在激烈...
2025-10-22 0
在10月21日PlayStation中国直播分享会上,索尼公布了PS5游戏阵容基本上都是大作,超级大作,他们也是国产游戏的傲娇!《古剑4》可以出现在P...
2025-10-22 0
10月21日,紧邻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三甲港绿地国际度假村迎来了东方航空公司首批机组人员入住,这标志着绿地集团与航空公司的新型长期合作模式正式落地。上海...
2025-10-22 0
微信三大更新放出:你错过了哪些“隐藏的宝藏”?微信的每一次更新,都像是一场春风拂面,带来新鲜的体验,却也隐藏着不少“坑”。许多人习惯了“用惯了”,对新...
2025-10-22 0
钛媒体App 10月22日消息,美光科技CEO表示,将投资2000亿美元用于在美国的存储器制造。IBM首席执行官表示,未来五年将在美国投资1500亿美...
2025-10-22 0
10月21日湖南省湘阴通用机场项目核准已获得批复项目建设地点为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六塘乡龙潭村据了解,项目按A2类通用机场规划设计,飞行区等级为1B。新...
2025-10-2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