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31日 17:27 0 admin

——“高稳定性早强液体速凝剂系列产品研发、产业化及其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2025年10月29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简称“协会”)组织召开了由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安徽中铁”)共同完成的“高稳定性早强液体速凝剂系列产品研发、产业化及其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线上鉴定会现场

本次鉴定会由协会副秘书长陈玉博士主持。本次成果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王子明教授、副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系主任安明喆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材料工程系主任李崇智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建彤正高、金隅冀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专家张增寿正高、北京嘉华高强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付营高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主管李文秀高工等鉴定委员会专家审阅了鉴定资料,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研究成果报告,并对成果完成单位和考察报告内容进行质询,最后讨论形成了成果鉴定结论。

协会特别副会长王肇嘉代表成果鉴定组织单位致辞,他表示本项目成果针对喷射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三种液体速凝剂,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并在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对于提升我国喷射混凝土技术的整体水平,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安全与效率,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中铁总工程师潘红桂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本项目自启动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潜心研究,形成了阶段性成果。恳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推动项目向更高水平迈进。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安徽中铁厂区

安徽中铁研发工程师朱宗建代表课题组汇报了本项目研究工作及科技成果。本项目针对市场上液体速凝剂目前主要存在稳定性较差、所用掺量较高、回弹量大、水泥适应性差以及早期强度较低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施工环境以及地材差异开展研究工作,开发了三类不同体系的速凝剂,一种是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氟硅酸盐体系速凝剂,一种是防冻型磷酸体系速凝剂,一种是早强型悬浮体系速凝剂。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三种体系的液体速凝剂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三种速凝剂的性能参数

开发的氟硅酸盐速凝剂体系,通过调整投料顺序,解决了常规含氟速凝剂在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颗粒沉淀、影响稳定性的问题,分层稳定性达到90天以上,黏度稳定性达到60天以上,且具有低碱、凝结时间快、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市场上大多数水泥产品。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氟硅酸盐体系速凝剂

开发的磷酸改性速凝剂体系,选用磷酸作为酸性活化剂,提高拟薄水铝石的活性,并利用磷酸中和反应生成的络合作用协同稳定铝离子,显著提高了速凝剂体系的稳定性,实现了负温下(-20℃~-5℃)稳定性提高至一年以上,5℃下掺速凝剂的砂浆1d抗压强度≥10MPa。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开发的早强悬浮速凝剂体系,通过先加热,再循环冷却进行高速剪切的制备工艺,制备出高硫酸铝含量(60%~70%)的无碱无氟液体速凝剂,在-10℃~20℃条件下稳定性提高至半年以上,单掺速凝剂情况下喷射混凝土8h抗压强度达到6MPa~10MPa、24h抗压强度达到20MPa以上。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经性能验证及工程化试应用后,课题组根据不同体系速凝剂制备原理, 优化制备工艺,研究了各原料的投料顺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效率等因素,并以安徽中铁工程材料公司为依托,开展产业化生产。成果已在全国建立速凝剂产业线20余条,在高原铁路、成渝中线、渝昆铁路等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有效控制了混凝土回弹率,2023年-2024年三种体系速凝剂已累计供应23万余吨,创造了6.07亿元的经济效益。

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速凝剂产业线

各位专家也分别在对项目进行了质询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形成了鉴定结论。本次会审结束后,协会将对成果鉴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5个工作日后,如无异议,将向成果完成单位颁发《科技成果鉴定书》。

来源:CCPA科技工作部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