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英伟达被逐出中国市场!对华芯片销售一夜清零,黄仁勋押注中国?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8日 20:06 2 admin

谁能想到,曾垄断中国高端 AI 芯片市场的英伟达,如今会彻底告别这片热土!

2025 年 10 月,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公开对谈中亲口确认,公司在华市场份额已从巅峰时期的 95% 骤降至 0%,对华芯片销售全面停滞。

这位科技大佬此前一边喊着 “中国将赢得 AI 竞赛”,一边频繁游说美国政府放宽出口限制,可押注中国市场的算盘终究没能打响。

这场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局,不仅让英伟达蒙受巨额损失,更让全球 AI 芯片行业的竞争格局迎来了历史性转折。

英伟达被逐出中国市场!对华芯片销售一夜清零,黄仁勋押注中国?

英伟达的中国业务崩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早在 2022 年 10 月,美国就开始针对高端 AI 芯片实施对华出口管制。2025 年 7 月,美国政府一度放宽部分管控措施,要求英伟达和 AMD 将中国市场定制化 AI 处理器销售额的 15% 上缴政府。

随后中国启动对英伟达芯片的国家安全审查,最终将其排除在市场之外。上个月美国相关会面期间,黄仁勋原本计划推动新一代芯片对华出口的诉求纳入谈判议程,但当时他身处韩国,这一诉求最终遭到美国高层官员集体反对,未能进入谈判议题。

英伟达被逐出中国市场!对华芯片销售一夜清零,黄仁勋押注中国?

黄仁勋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及中国 AI 领域的实力,他表示中国拥有优秀的 AI 研究人员,还有出色的学校和对 AI 的极大热情。他曾在《金融时报》AI 未来峰会上解释,中国能在 AI 领域快速发展,核心在于更低的能源成本和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不过这番言论发布数小时后,英伟达官方又发布补充声明,称 “中国在 AI 领域与美国的差距仅为纳秒级”,前后表态的反差引发广泛关注。

英伟达退出后留下的市场空白,正被国产 AI 芯片企业快速填补。过去,2022 年以前英伟达凭借 GPU 架构和 CUDA 生态,在我国大模型训练芯片市场占比接近 100%。如今华为、寒武纪、沐曦科技等一批本土企业已经扛起了接力棒。华为昇腾 910 芯片已经进入国内互联网厂商大型 AI 模型的训练环节,实际应用效果逐步显现。

英伟达被逐出中国市场!对华芯片销售一夜清零,黄仁勋押注中国?

寒武纪的思元 590 芯片支持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在视觉处理、语言大模型等场景中性能能达到英伟达 A100 的 80% 左右,目前已与智象未来、百川智能等头部算法公司合作,为互联网大厂的搜索业务、广告推荐系统提供算力支撑。摩尔线程已研发出四代 GPU 架构,衍生出十多款芯片,覆盖人工智能计算、专业图形处理以及桌面级图形加速三大领域。

沐曦科技的进展尤为引人注目,该公司专注于 “训练与推理一体化” GPU 芯片研发。2025 年 10 月,沐曦在南京公开推出首款全国产通用 GPU—— 曦云 C600,这款芯片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核心 GPU IP 打造,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

英伟达被逐出中国市场!对华芯片销售一夜清零,黄仁勋押注中国?

中国通过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降低了本土开发者使用国产芯片的成本,为 AI 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支持。黄仁勋始终认为,芯片作为 AI 产业的核心基础设施,技术迭代和市场普及直接决定全球 AI 竞争格局。他表示,所有英伟达股东的预测中都已假设中国业务为零,但公司仍希望继续向美国政府解释并提供信息,对政策改变抱有希望。对于英伟达而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 AI 应用市场,其潜力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公司仍在密切关注中国市场动态。

英伟达被逐出中国市场!对华芯片销售一夜清零,黄仁勋押注中国?

英伟达对华业务清零虽是市场变局,但也成为国产 AI 芯片的成长契机。

从全面依赖进口到自主产品落地应用,国产芯片用实际行动填补了市场空白。

随着技术持续成熟,国产 AI 芯片将在更多场景实现突破,全球 AI 芯片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多元。

开放合作仍是科技发展的主流,相信未来无论是国产芯片的出海,还是国际企业的合规进入,都将推动全球 AI 产业走向更健康的发展。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