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中国距离飞机油电混动时代有多远?

AI科技 2025年07月07日 04:26 0 admin


中国距离飞机油电混动时代有多远?

新能源飞机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距离飞机油电混动时代有多远?


领域 | 民航业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01


最近,我看见一些知名外媒陆续采访了小型飞机制造商Electra的CEO艾伦,他借此公布了一个很让民航业内感兴趣的话题:


首架只需90米跑道就能起飞油电混动飞机准备提交商用许可了。


按照这位波音前高管的描述,一块半个足球场大的地面能让一架九座飞机起飞而且还特别安静,连小区楼下的遛弯大爷可能都察觉不到它动了。


关键这飞机还不贵。


公开资料显示,Electra可运载两名乘客的EL2原型机已经飞行了数月。


据了解定价的人士透露,这款飞机的标价约为1000万美元,但适用业内通用的折扣之后,售价可能为标价的一半左右。


该公司表示,购买和运营这款飞机的费用大约相当于直升机的三分之一。


作为一个长期盯着民航动向的人,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天上跑的比亚迪吗?


但仔细一看,它比“天上比亚迪”复杂得多,也野心大得多。


未来,Electra 主打的是一款叫 EL9 的油电混动短途飞机,能坐9个人。


它用的是一种叫气流增升技术:把八个电动螺旋桨装在机翼上方,通过“猛吹空气”制造升力。


中国距离飞机油电混动时代有多远?

Electra的飞机使用八个螺旋桨在机翼上方吹气


起飞时速度只需要每小时60公里左右,滑跑距离更是只要45米。


艾伦说,他们曾邀请观众看原型机试飞,起飞那一瞬间,唯一的背景音是鸟叫。


当然,Electra 并不是行业孤勇者。


巴西的 Moya Aero也在搞电动垂直起降飞机,最近刚刚决定切换成混合动力动版,因为电池扛不住远航已经成了业内共识。


他们的目标是让飞机航程从60海里提升到163海里(约300公里),并主打景区观光、短途物流等应用场景。


至于我国,早在去年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追梦空天发布了其新型混合动力飞行器DF600“惊鸿”,这款机型满载航程可达10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可达32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达8小时。


但从资料来看,这款机型主要面向的是科研挂飞、侦察监视、通信中继、物资运输等军用场景。


与此同时,瑞典等多国企业也在油电混动飞机研发上下足了力气,为新能源飞机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帷幕。


02


为什么现在各国都热衷卷油电混动飞机?


答案很简单:目前的30座以下小型客机里,纯电动飞不远,传统喷气太贵太吵,油电混动是眼下最稳的中间态。


Electra 的方案里,动力系统是层层叠加的:电池+涡轮发电机+独立电机模块,哪怕天上飞时电池全挂了,还有涡轮机能顶上,如果涡轮出问题,还有剩余电池可以撑着先降下来。


甚至连降落都很特别,飞机最后落地的速度是每小时40公里,基本跟市区限速差不多,乘客甚至都不用系安全带“准备冲击”。


Electra 的计划是:2029年让EL9正式商用,首发市场将瞄准城际短途飞行


比如从你家边上的区起降点起飞,落在大城市机场边上的滑行道,然后无缝换乘国际航班听起来像是航空业版本的“高铁+地铁”。


中国距离飞机油电混动时代有多远?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东西最终能通过适航认证,并在现实运营中被接受。


也正因为如此,Electra目前的融资重点还放在地面测试和试飞验证环节上。


但不可否认,一个全新品类的飞行交通方式正在成形:它不靠跑道,不靠机场,不靠航线规划,而是靠一套全新的思路,重新定义什么叫飞行。


在短途、低噪、低碳这些维度上,油电混动飞机可能是未来十年最有希望的一步棋它不像纯电飞机那样理想化,也不像氢能飞机那样遥不可及,而是技术差不多成熟,商业闭环快成型的真实选手。


03


看到Electra的EL9能在90米起飞、低噪又混动,很多人不免想象:是不是以后飞北京、飞东京也能坐油电混动飞机了?


这事,离我们还远。


目前全球油电混动飞机项目,清一色是飞行200公里以内的“小飞机”,就连瑞典Heart Aerospace计划做的30座飞机,首飞也要等到2026年以后。


中国距离飞机油电混动时代有多远?

油电混动动力的Heart X1翼展32米,计划载客30人


而我们日常坐的哪怕是窄体飞机,比如波音737、空客A320、C919也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为什么短期内民航油电混动化没戏?三点理由:


第一,电池太重,飞不远。


电池的能量密度只有航空煤油的4%不到,想飞得远就得“堆电池”,但飞机又极度怕重。


现在的技术,哪怕堆满电池也飞不了远,遇到突发情况连“备降”都做不到,别提商用了。


第二,大飞机不能随便动手术。


动力系统一换,飞机结构、航电、适航认证全要重来。6-10年起步,没个十亿美元你别想推进。


第三,商业账还没算清。


航空是靠效率活着的行业。一架电动飞机虽然飞行成本可能低,但电池维护、充电桩、认证流程、停机时间……全是隐性成本。


现在像Electra这类飞机,只适合短途城际、物流、景区观光、农用,能补位,但替代不了干线航班。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也只是第一批实验机飞出了实验室,但真正能飞进日常生活的那一步,还需要时间和更多耐心。


但无可否认的是,油电混动飞机确实比纯电动飞机飞得更远,也可以载人更多,而这又正是中国民航市场的空白地带:


我们有数量繁多的支线机场,但缺少灵活、高频次的机型;


国家正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市场活化”;


用小飞机打通“县—市—省”的空中网络,正是地方政府想干又不太贵的项目。

除此之外,飞机要飞得远、飞得稳,绕不开电池。


恰好电池这事,中国不怕卷。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的公司,中国占了6家,宁德时代一骑绝尘,2024年全球市占率近40%。


电池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BMS(电池管理系统)……这些年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上练出来的肌肉,完全有机会在油电混动飞机上跨界碾压。


关键中国企业还懂供应链,能做到边研边产边压价,这些都是Electra这些公司不具备的优势。


或许新能源飞机不会像智能手机一夜之间改变生活,但它一定会像新能源汽车悄悄从边缘进入主流。


这个未来,很可能会从一块中国制造的电池开始。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民用油电混动飞机在中国的前景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 END ———


欢迎来撩旅界主编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职务+姓名,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感谢配合!)
广交天下英雄,共议文旅天下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