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快递分拣?有“蒸”功夫!

今日快讯 2025年07月25日 09:45 0 admin

7月23日

合肥室外温度36℃

烈日下热浪翻滚
合新闻记者走进

安徽顺丰花峰转运中心的分拣区域

和快递分拣员解明美

体验一场快递分拣的高温“蒸”战


机器运转散发热量

分拣区像个大蒸笼

当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来到安徽顺丰花峰转运中心的分拣区域,眼前的传送带将一件件快递分拨至闸道,分拣员们要做的就是有序地将包裹分类、搬运到托盘上,后续的搬运工作则由机器人来完成。

快递分拣?有“蒸”功夫!

“这份工作看着挺轻松。”路过一位位分拣员,记者的脑海中闪过这个想法。解明美站在传送带旁招着手,告诉我要“上岗了”。

解明美就是今天带着记者上岗的师傅,“分拣快件不难的啊,记住不同地区的编号,把传送带上的包裹放到对应的拖车上就好。”在体验岗位前,他细致地讲解着操作流程,还告诉记者不少分拣口诀:“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木不压纸、方不压圆……”

“好的好的师傅,我觉得咱们可以开始了。”眼看着传送带上不断累积的包裹,记者干劲十足。

快递分拣?有“蒸”功夫!

初次尝试分拣,本以为不过是将包裹按去向分开。然而现实很快击碎了记者的“天真”——云南、甘肃……纷繁的目的地代码需要瞬间识别并投入对应拖车;分拣口诀在耳边不断回响,生怕在分拣环节损坏包裹。

每一项都是对速度与精度的双重考验。“包裹不是简单堆放就可以,每一件都必须摆正,尤其是酒水、瓶杯等易碎物品,必须要标签朝上,检查有无损坏,及时反馈。”解明美时不时纠正记者的操作,他说,要保证每一件包裹都完好无损。

分类、弯腰、搬动、直起,不到半小时,记者的腰背僵硬发酸,额角豆大的汗珠滴落在传送带上。

快递分拣?有“蒸”功夫!

快递分拣?有“蒸”功夫!

记者在体验分拣。

机器运转,散发出源源不断的热浪,汗水迅速浸透了记者的后背,紧贴住工作服,闷热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胸口,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分拣区域此刻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

胸闷、想吐、越来越喘不上气,记者只好到一旁席地休息。而解明美依然没停下手里的动作,大声安慰着记者:“大量机器运转,室内空气不流畅,你应该是缺氧了,干得还是不错的,我刚来的时候和你一样。”

快递分拣?有“蒸”功夫!

搭把手的关照 辛苦中有幸福

“一开始,真像闯进一座陌生的迷宫。”解明美在短暂的休息间隙和记者唠起了家常。他家住肥西,有两个孩子,一直在外打工,为了离家更近,今年二月起做起了快递分拣的工作,这样可以每天回家。

初来乍到时,那些目的地编号让他记了很久,还好有老同事们手把手引领,才一步步蹚过最初的慌乱。“快件多忙不过来时,心里急得像火烧。”他告诉记者,安徽顺丰花峰转运中心负责合肥及周边城市顺丰包裹的发出,日均处理50余万件。虽然有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帮助,但由于快件包装、规格各异,很多快件无法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处理,仍有不少工作环节需要进行人工干预。“我们是两班倒,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中间有2次休息,每次大约2小时,白班要工作到凌晨两点。”

快递分拣?有“蒸”功夫!

如今,解明美已然能驾轻就熟地驾驭这条快速的包裹之河,指尖有了精准的直觉。他熟练地拨开包裹的洪流,精准识别出那些需要特殊关照的快件:一箱酒水被倒放,他迅速扶正;一个边角变形的包裹被他敏锐抽出,与其他包裹隔开,避免二次损坏。这些细微之处的关照,如同流水线上的温柔锚点,让冰冷的效率规则有了温度。

“现在真的感觉挺好,挺幸福的。”解明美笑着,汗湿的鬓角贴在脸上。这份朴素的“幸福感”,部分源于那些对抗高温的细致关怀。

场地里,防暑药品、花露水触手可及;休息时,清凉的西瓜、冰凉的矿泉水送到手上。他还反复提到同事们之间的“搭把手”——每当传送带上的包裹陡然增多,眼看要“决堤”,总有同事默契地靠过来搭把手,无需言语,动作里写着无声的关照。

夜幕渐黑,分拣中心灯火通明。解明美仍在光影交错中俯身、分拣、传递,衣服湿了、干了,又湿了,工服上凝结了一层汗碱。“孩子们都习惯我半夜回家了,不过上午还有时间陪陪他们,也很好。”

谈及这份需要韧劲的工作,解明美很知足:“年轻人们别怕难,生活总有出路。”凌晨两点,和同事交接完班,解明美走出分拣区域,深深呼吸着合肥凌晨的空气。

当城市沉入梦乡,转运中心依然轰鸣不息。明天,包裹的河流又将准时涨潮。

记者手记

“准时送达”背后的日夜兼程

在体验分拣快递前,这个夏天,我体验过送外卖,也当过货运员,感受过烈日直烤的焦灼,也体验过铁轨的烫手。因此,这次的采访体验我起先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室内、有风扇,还不用大幅走动,能累到哪里去呢?但现实真的很快回击了我。

在传送带前来回弯腰搬运半个小时左右,我真的没办法继续了。风扇呼呼地在我脑后送来凉风,但我只觉得那种声音刺耳。因为胸口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掌按压,不敢张口,感觉马上就会呕吐;满脸的汗让我无法睁眼,汗水流过嘴唇,甚至开始刺痛。

“缺氧了缺氧了,快去旁边歇着。”看到我的模样,解明美连忙让我退到一旁。他一边安慰我“做得还可以,只是对环境不适应”,一边手里的分拣动作一刻没停。

快递分拣?有“蒸”功夫!

我问他是怎么做到坚持10个小时不停分拣的,他说分拣中心里的西瓜挺甜、同事总会搭把手等,这些微小却温暖的累积,让他对这份工作特别知足,也让他从像我一样“不适应”过渡到如今的轻车熟路。

这不由让我想到,当我们在空调房里轻点手机追踪包裹轨迹,一件件物品被准时送达门前,这背后是无数个“解明美”在闷热中持续十小时的俯身与托举。汗水是他们无声的勋章,包裹抵达的每一声轻响,都是对他们辛劳的朴素回音。

下一次,我不催快递了。(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策划/刘刚 执行/周文丽 孙友琴 刘畅 合新闻记者 刘小容/文 李康佳/图 实习生/万天悦)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