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启动 季维智院士寄语学子坚持科学探索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9日 23:46 0 admin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刘一叶

10月9日,“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首场报告会在重庆科技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季维智以“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健康”为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他寄语青年学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要持之以恒,不断提升科学素养。

“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启动 季维智院士寄语学子坚持科学探索

“那是1982年,我从云南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就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当时昆明动物研究所乃至国内都没有灵长类生殖生物学学科,我与同事就从养猴子开始做起。”讲座一开始,季维智向师生们讲述了自己研究灵长类动物的起因。他称,那时他被猴子抓伤、咬伤的情形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猴子的生殖发育机制加深了了解。

在他看来,灵长类动物与人类高度相似,是疾病药物靶点研究及药物开发的理想动物模型。“它们是理解人类生命现象、探索疾病机制、评价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不可替代的桥梁。”季维智说,尤其在对健康衰老的追求中,灵长类模型帮助科学家更精准地揭示细胞衰老和器官功能退行的规律。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还发现了灵长类胚胎原肠运动是生命发生与发育最关键的事件,与器官的发生、发育、分化密切相关。”季维智说,团队实现了食蟹猴胚胎体外20天的培养,培养胚胎呈现出了与体内发育胚胎高度一致的形态学与基因表达特征,解析了灵长类胚胎着床后特别是原肠运动时期重要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事件。“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早期着床后胚胎发育、胚层分化和器官发生的理解、揭示早期胚胎发育的‘黑匣子’,对于细胞替代性治疗及器官再生研究也具有指导意义。”

“干细胞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是治疗人类复杂疾病和延缓衰老的可能途径。比如,我们研究了利用工程化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疾病,并通过灵长类动物模型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取得了积极进展。”讲座中,季维智还向师生们介绍了团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开发了用于帕金森疾病治疗的可持久稳定分泌多巴胺的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将其移植到大鼠和猴帕金森模型后,患上帕金森疾病的动物在2周左右快速恢复其运动和非运动障碍缺陷。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观众围绕脑科学研究、灵长类模型在衰老疾病及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等问题踊跃交流。最后,季维智寄语青年学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要持之以恒,不断提升科学素养,为科技进步和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启动 季维智院士寄语学子坚持科学探索

据悉,“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接下来还将邀请李劲松、顾宁、时玉舫杨永广、曾凡一、李伟、王继厂、郝捷等院士专家走进重庆大中小学、科研院所、企业,开展专题科普活动,以大力弘扬科学与科学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助力重庆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受访单位供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