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05日 17:37 0 aa

最近路过北京首都机场的朋友,估计都见过挺有意思的一幕。

阿里云、火山引擎、百度云的大广告排排站,仨家口号里都带着“第一”“领先”,跟互相叫板似的。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更有意思的是杭州萧山机场,本来该看航班信息的地方,全被火山引擎的蓝色广告盖了,阿里在杭州扎根十几年,自家门口被字节这么“贴海报”,这事本身就透着AI云行业的热闹。

其实,机场广告早不是单纯赚注意力了,现在就是云厂商的“战鼓”。

谁灯箱亮,谁先让大家觉得“它是AI云第一”。

但真要论输赢,光看广告可没用,机房里的GPU、财报上的数字,那才是真战场。

2025年上半年,AI把所有云厂商都催得跟打了兴奋剂似的,GPU订单涨疯了,调用量也冲到顶,财报看着都好看。

可热闹背后,是偷偷降价格、是各家打法差老远,行业早进入“变阵期”了,核心就一个问题,到底谁才是中国AI云第一?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看网上传得最火的两张图,来自俩不同的分析机构,说的不是一回事。

一张是IDC的调用量报告,2025年上半年的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IDC算了下,大概536.7万亿Tokens。

这里面火山引擎差不多占了一半,阿里云大概四分之一。

本来想觉得“调用量高就是真厉害”,后来发现不对,火山引擎是靠低价和之前囤的资源,才把“流量入口”抢下来的,这更像看“高速路的车多不多”。

另一张是Omdia的报告,算的是营收和全栈能力,这就不是看“车多不多”了,是看“跑一趟赚多少钱、车队有多大”。

Omdia说,中国AI云的企业客户市场里,阿里云占的份额比第二到第四加起来还多。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再加上阿里说未来三年要投3800亿搞云与AI基建,单论资本和全栈能力,它确实更靠近国际上的AWS、微软那些巨头。

一张调用量一张营收,为啥“第一”能有俩答案?

其实核心就是“算的口径不一样”,调用量算的是“流量”,看的是API用了多少次、能处理多少数据, Token卖多便宜、有没有免费额度,都会影响这个数。

营收算的是“真金白银”,IaaS的计算存储、PaaS的平台服务、MaaS的模型服务,连长期合同的钱都算进去。

调用量的好处是直观,能看出模型火不火、开发者爱不爱用。

但它有个大问题,企业自己建服务器部署模型,比如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很多大客户就放自己机房用,这部分没算进API调用里,真实使用规模肯定比报告里大。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营收口径也不是完美的,传统的计算存储收入容易被价格战拉起来,没法精准看出谁家AI技术真强。

后来IDC又出了个细分报告,专门看计算机视觉、对话式AI这些跟AI直接相关的领域,才算多了个新角度。

其实,口径不一样,本质是各家的产品和客户不一样。

火山引擎主打MaaS推理,简单说就是“即插即用还便宜”,再加上之前囤了不少推理卡,调用量自然冲得快,但单客户花的钱不多,像薄片子一样,量起来了利润不一定厚。

阿里云是“全栈大礼包”,从算力到服务全打包,绑定的都是大客户,一单能签好几年,营收自然稳。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百度云走的是“深扎行业”的路子,文心模型嵌进政务、金融系统里,单个项目金额大,但公有云调用量涨得慢。

客户方面差异也大,火山引擎的客户多是开发者和中小企业,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靠低价拉新很容易,但留不住人。

阿里云靠大企业撑着,客户一次买整套方案,续费率高,单客户收入也高。

百度云的客户多是政府、银行这些,项目门槛高,但一旦合作就不容易换,粘性强。

如此看来,现在根本没有“唯一的第一”,火山引擎拿的是入口和流量的第一,阿里云是营收和全栈的第一,百度云是工程和深度的第一。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真要分胜负,得看未来三五年,谁家能把调用量、资本、行业粘性这三条线拧到一起,到时候“唯一的第一”才会出现。

AI云的下半场,比的早不是“单点厉害”了,而是“算力、模型、应用能不能焊在一起”,能不能把云变成“新一代电力系统”。

想赢,得盯着几个关键方向。

资本投入肯定少不了,但不是花得多就赢。

阿里投3800亿,关键不是钱数,是这些钱能换成多少能用的算力、数据中心的能耗能不能降下来、多久能把设备变成可售卖的服务。

很显然,要是钱花了,设备闲置着,那就是白扔钱。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而且高端GPU现在不好买,数据中心还得用绿电,这些都会影响钱花得值不值。

推理入口的争夺也很关键,536万亿Tokens看着吓人,其实不少是靠低价冲的“虚火”。

真值钱的是能不能把短期的API调用,变成长期的服务,比如支持检索、长时记忆的工作流,或者把服务延伸到企业自己的机房,甚至在语音、视频这些新交互形态里做到低延迟。

搞不清为啥有人只盯着调用量,留不住客户、提不了价,再高的量也没用。

技术路线上,全栈自研和平台聚合各有各的好。

全栈自研能把成本压到最低,关键技术自己说了算,但研发门槛高、花钱多。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平台聚合能快速接入各种模型,生态丰富,但得看上游厂商脸色。

未来大概率是“关键环节自己搞,非关键环节合作”,比如推理调度、隐私计算这些影响性能和合规的部分自己研-发,通用模型保持开放,既保证体验又不被卡脖子。

想当AI云“老大”,未来得跨过四道坎

第一道坎是持续砸千亿级的钱,还得能高效变成可用的算力,不能光买设备堆着。

第二道坎是能调度百万级的集群和云操作系统,支撑大规模模型并行推理。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第三道坎是把大模型的工程化效率提上去,快速迭代还能降成本。

第四道坎是芯片和上游供应链要可控,不能光依赖一家的GPU,比如阿里自研的“倚天”芯片,已经能适配部分推理场景,这才是长久之计。

毫无疑问,未来三五年,中国AI云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但能活下来的肯定是少数。

对企业来说,选AI云也不用盯着“第一”的名头,中小企业图便宜好用,选火山引擎就行;大企业要稳定和全服务,阿里云更合适;要是做政务、金融项目,百度云的行业深度更匹配。

说到底,机场广告的热闹只是表面,真要判断谁家强,还得看机房里的算力、财报里的营收、客户的留存率。

火山占阿里大本营?从广告到算力战,谁是2025中国AI云真第一?

与其争“第一”的名头,不如踏踏实实把技术和服务做好,毕竟行业还在变,现在的优势,未必是未来的胜势。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