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识研究所2025年内容为王的战场上,视频播客成了新的关注热点。B站一季度的视频播客用户观看时长暴涨,4000万用户撑起了这个曾经小众的赛道,...
2025-10-21 0
为什么你写了那么多内容,却始终无法变现?问题不在创作力,而在闭环设计。本文试图打破“内容=流量”的惯性认知,从价值定位、用户路径到产品机制,重新定义内容创作者的商业模式构建逻辑。
一份写给产品经理、咨询顾问、以及所有严肃内容创作者的“个人商业模式”设计手册,旨在将个人IP的打造,从“为爱发电”的兴趣阶段,系统性地升级为“价值闭环”的商业阶段。
在内容创作的喧嚣世界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网红”,或者说,两种“IP”。
第一种,是“流量型IP”。他们是追逐热点的猎手,是算法情绪的捕捉者。他们深谙人性中的“七宗罪”,用最短的时间、最强的刺激,攫取大众的注意力。他们的内容,像一场场绚烂的烟花,瞬间引爆,瞬间沉寂。他们的商业模式,清晰而直接:将巨大的、泛化的“流量”,以“广告”或“直播带货”的形式,卖给品牌方。他们是注意力的“批发商”。
第二种,是“思考型IP”。他们,可能就是你我。我们不追逐转瞬即逝的热点,我们追问永恒的“第一性原理”。我们的内容,不是为了“刺激”,而是为了“启发”。我们试图解构复杂的商业世界,剖析幽微的人性内在,分享那些经过深度思考和痛苦实践才沉淀下来的“晶体认知”。我们不贩卖商品,我们分享“思想”。我们渴望成为影响力的“塑造者”。
然而,我们“思考型IP”常常陷入一个深刻的“变现窘境”:我们的内容,拥有极高的“价值密度”,却常常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商业密度”。
我曾长期被这个窘境所困扰。我渴望将自己的思考——那些关于产品、关于内观、关于成事的血泪总结——分享出去,并构建起自己的影响力。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没有“商业闭-环”的IP,就像一个只有“前端”没有“后端”的产品,它无法持续,更无法壮大。“为爱发电”的热情,终将被现实的引力所耗尽。
这篇长文,不是要教我们如何成为第一种“网红”。恰恰相反,这是我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试图运用我最熟悉的“商业模式设计”和“产品化思维”,为我们这些“思考型IP”,绘制的一份“价值闭环”的构建蓝图。
我们将不再把“变现”视为一个羞于启齿的、附加在内容创作之后的“尴尬动作”。我们将把它,作为整个IP战略的起点和终点,进行系统性的、端到端的“产品化”设计。
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
这,是一次赋予我们“思考”以“商业尊严”的旅程。
大多数内容创作者的失败,源于一个致命的“线性思维”:创作内容 -> 吸引粉丝 -> 有了粉丝再想办法变现。
这是一个极其脆弱的模式。它让你在创作初期,完全没有“商业视角”,导致你吸引来的“粉丝”,可能与你未来能够提供的“价值产品”,完全不匹配。
一个成功的“思考型IP”,必须从第一天起,就采用“终局思维”和“产品思维”。
目标:在你写下第一个字之前,就想清楚,你最终要“卖”什么?为谁“卖”?
工具: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为“你”而设计。
核心议题(前三项最关键):
1)客户细分(Customer Segments):
示例:“我的核心客户,是工作3-8年,拥有一定技术或业务基础,但在‘系统性思考’和‘向上管理’方面遇到瓶颈,渴望从一个‘高级执行者’跃迁为‘团队领导者’的‘产品经理’或‘工程师’。”
2)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s):
示例:“我提供的,不是零散的‘干货’,而是一套‘产品经理的内观修炼与成事心法’的系统性框架。通过学习我的内容和方法,他们将能够:1) 更清晰地思考和表达复杂的战略问题;2) 更有效地驱动跨部门团队拿到结果;3) 在35岁之前,完成一次关键的职业晋升。”
3)收入来源(Revenue Streams):致命错误:“我还没想好,可能先接点广告吧。”(战术上的懒惰!)
系统思考:基于你的“客户”和“价值主装”,你未来可能提供的“付费产品”矩阵是什么?
在Day 1,就对你的“终局产品”有一个大致的想象。你现在写的每一篇“免费文章”,都应该是你未来那个“高价值付费产品”的“引子”和“切片”。
结论:你的免费内容,不是你的“产品”,它只是你商业模式中的“市场营销”环节。它的核心任务,不是为了“讨好”所有人,而是为了“筛选”出那些与你“终局产品”高度匹配的“潜在客户”,并对他们进行“前期的信任培育”。
明确了商业模式之后,我们现在可以来谈“内容”了。但我们谈论的,不是“如何写出10w+的爆款”,而是如何将你那套深度的、复杂的“思想体系”,设计成一个让你的“精准用户”能够“循序渐进、学有所得、持续追随”的“内容产品”。
理念:用户不需要更多的“信息”,他们需要能解决问题的“框架”。一个成功的思考型IP,本质上是在销售他自己独特的“思维框架”。
SOP 2.1:绘制你的“个人思想体系”金字塔
你的内容创作,就是将这座金字塔,“自顶向下”地、有节奏地“产品化”的过程。你今天写的一篇关于“竞品分析”的文章(底层),必须能够被清晰地归类到“系统思考”(中间层)这个支柱之下,并最终服务于“心性修炼”(塔尖)的宏大叙事。
理念:不同的内容,承担着不同的“用户转化”任务。你需要设计一个“内容漏斗”,引导一个“陌生人”,一步步成为你的“铁杆客户”。
SOP 2.2:构建你的“AIDA内容漏斗”A – Attention(注意力层):
I – Interest(兴趣层):
D – Desire(欲望层):
A – Action(行动层):
拥有了“商业模式”和“内容产品”,我们现在需要去寻找我们的“客户”了。流量,对于“思考型IP”而言,绝不是“多多益善”。
理念:1000个铁杆粉丝,远比100万个泛泛之交更有价值。
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明星”,而是成为一个在“特定领域”里,被“特定人群”深度信赖的“专家”。
SOP 3.1:绘制你的“用户渠道地图”
提问:我的“精准客户”(在SOP 1.1中定义)”,他们最常“出没”在哪些“线上”和“线下”的“渔场”?
你的流量策略,就是有针对性地,在这些“精准渔场”里,进行“价值垂钓”,而不是在“公共海洋”里“广撒网”。
理念:任何公域平台(抖音、知乎、公众号)的流量,都是“租”来的,平台规则一变,你的流量就可能一夜归零。你必须将这些“租”来的流量,沉淀到你“拥有”的“私域流量池”中。
SOP 3.2:设计你的“私域引流”路径
1)提供一个“诱饵”(Lead Magnet):在你的所有公域内容(文章、视频)末尾,提供一个让用户“无法拒绝”的理由,来添加你的微信或进入你的社群。
诱饵示例:“添加我的微信,免费领取一份价值199元的《AI产品经理必读的10篇论文精解》”、“扫描加入我的读者群,可以获得本文的完整高清思维导图,并参与每周一次的主题讨论”。
2)选择你的“池塘”:
3)在“池塘”里进行“价值喂养”:
在私域里,提供比公域更“私密”、更“高价值”、更“及时”的内容。例如,分享一些尚未公开发表的“思考草稿”、进行小范围的“答疑直播”、组织“线下见面会”。
私域的终极价值:它将你和你的核心用户,从一种“广播式”的弱关系,转变为一种“对话式”的强关系。信任,在私域中,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
当你的私域流量池里,已经沉淀了一批深度信任你的“铁杆粉丝”时,变现,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去“卖”我们的“时间”(比如,按小时咨询)。因为时间是线性增长的,是不可规模化的。我们必须将我们的“服务能力”,“封装”成可复制、可交付、可规模化的“产品”。
理念:为不同支付意愿、不同需求深度的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引导他们一步步地,从“低客单价”走向“高客单价”。
一个典型的“思考型IP”的价值阶梯:第一级(前端产品,<500元):
第二级(核心产品,2000-10000元):
第三级(后端产品/旗舰产品,>20000元):
即使是一门课程,也要有PRD:
进行“MVP测试”:在正式录制一门大课之前,先用“付费直播”或“线下工作坊”的形式,对你的课程内容和框架,进行一次“最小可行性测试”。
关注“用户留存”和“完课率”:设计“作业打卡”、“小组讨论”、“助教答疑”等机制,像优化产品一样,优化你的“学习体验”,提升“完课率”。
收集“客户见证”(Testimonials):每一个成功毕业的学员,都是你下一个产品的“最佳销售员”。
我们,作为“思考型IP”,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财务自由”。
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更深刻的“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思考,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创造,并能依靠这种思考和创造,有尊严地、可持续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自由。
构建商业闭环,不是要让我们变得“市侩”,而是要为我们的“理想主义”,找到一块坚实的“根据地”。它不是要让我们去“迎合”市场,而是要赋予我们“筛选”和“塑造”市场的“权力”。它不是要让我们“贩卖”思想,而是要让我们找到那些真正“尊重”和“需要”我们思想的“同路人”,并与他们一起,共同进化。
这篇长文,为你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地图”和“S-O-P”。但真正的旅程,始于你将第一个“S-O-P”付诸行动的那一刻。
因为,一个思考者,其思想的最终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达到的“深度”,更在于它能创造的“现实”。
而一个健康的商业闭环,就是让我们能够持续地、有力地,将我们的“深度思考”,转化为“美好现实”的,那台最强大的“永动机”。
本文由 @鸣老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相关文章
文 | 新识研究所2025年内容为王的战场上,视频播客成了新的关注热点。B站一季度的视频播客用户观看时长暴涨,4000万用户撑起了这个曾经小众的赛道,...
2025-10-21 0
为什么你写了那么多内容,却始终无法变现?问题不在创作力,而在闭环设计。本文试图打破“内容=流量”的惯性认知,从价值定位、用户路径到产品机制,重新定义内...
2025-10-21 0
松下欣然发布其LUMIX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更新,涵盖LUMIX Lab与LUMIX Flow应用程序的新功能,以及多款LUMIX相机和镜头的固件优化。此...
2025-10-21 0
JVM 调优不求人:手把手教你看懂 Grafana GC 大盘“程序员有三怕:掉电、掉盘、掉 GC。”—— 一位在凌晨三点看 GC 日志的开发者 Gr...
2025-10-21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21 15
报告明确指出,“AI 原生云厂商凭借稳定的供应链、显著的价格优势及专业化能力,已在 AI 基础设施市场站稳脚跟”,并将 GMI Cloud 与 Cor...
2025-10-21 0
来源:科技日报 机器轰鸣,绿意萌生。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店塔镇,一条年产60万立方米的云砼石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不同的是,它使用的原料并非天然矿石,而是...
2025-10-21 0
英伟达最近干了件挺果断的事,把第一代SOCAMM内存模块的推广给停了,转头就把研发重心全砸到SOCAMM2上。之前他们还放话,今年要给AI产品装60到...
2025-10-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