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1日 17:24 0 aa

当英伟达市值冲破4万亿美元门槛,美国正全力护航这个AI芯片霸主时,

2025年4月17日,商汤联合创始人徐冰,在北京组建的一场饭局中,

很可能撰写了中国AI芯片的逆袭之路。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一场改变命运的饭局

王湛这个名字,网上资料不多,但懂互联网的人基本都知道他的分量,

北大物理系毕业,2000年就进了只有十几个人的百度,算是百度的"创始产品经理",

后来还当过百度集团的法人代表,在百度待了16年,

管过八千人的团队,百度搜索的业务和商业化全是他牵头做的。

现在互联网大厂里不少中层管理者,当年都是他手下的兵,

离开百度近十年,早就财富自由的王湛,面对徐冰抛出的橄榄枝,

竟然只用了24小时就决定再次走向产业台前。

4月17日这天,商汤联合创始人徐冰,组了个小局,没找太多人,就带了两个中间人,

专门请的是百度老将王湛,徐冰一开口就直奔主题:"有没有兴趣一起搞芯片创业?"

第二天,王湛和徐冰在北京又见了一面,这次聊到午夜12点半,

快速敲定了后续公司的方向、分工、职责,此时距离二人加微信,还不到24小时。

这就是「曦望」的诞生故事,

王湛对这个名字的理解颇为诗意:"这是中国AI芯片破晓时刻,我们要当黎明守望者。"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五年11亿投入的深厚底蕴

搞芯片最烧钱,这是圈里人都知道的事儿。曦望能一拆出来就站稳脚,离不开商汤前期的铺垫。

过去五年,商汤在芯片业务上砸的钱超过11亿元,

要是没有这笔投入,从零开始做芯片根本不现实。

这个决定源于商汤2024年底的"1+X"战略——将投入大、周期长但战略价值高的芯片业务拆分独立。

拆出来之后,曦望的融资速度也挺吓人,

2025年才过去半年,就密集融了好几轮,加起来超过15亿元。

老实讲,这速度在现在的AI芯片圈里算快的,毕竟现在资本都变谨慎了,不是随便一个项目就给钱。

更关键的是,曦望已经有两款量产芯片了。

第一款叫S1,2019年就流片了,专门做云边视觉推理,主要给商汤自己的CV产品线用。

这款芯片的NPU IP还授权给了索尼、小米等知名企业,到现在总共出货超过一万片。

第二款S2是2024年量产的,专门做大模型推理,还兼容CUDA。

可能有人不知道CUDA是啥,简单说就是英伟达的一套标准,现在大部分AI应用都是按这个标准做的。

兼容它,客户就不用改代码,直接就能用。

这一点特别关键,本来客户换芯片就麻烦,再让他们改代码,大概率就不愿意换了。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行业迎来真正的转折点

2025年这一年,中国AI芯片圈算是彻底火了。

在英伟达市值冲破天际,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大家都在猜"谁能当中国的英伟达"。

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上市潮的到来

摩尔线程、沐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等一众国产GPU厂商,集体闯入上市辅导关卡。

这说明行业已经从以前光烧钱搞技术,慢慢变成要赚钱的阶段了,算是进入"商业化造血"的新时期。

寒武纪守得云开见月明,市值突破六千亿,一度股价超越茅台;

百度昆仑芯中标中国移动十亿级订单;摩尔线程仅上半年的营收就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

沐曦的出货量也超过了2.5万颗。

王湛说,2020年那会儿虽然也有不少人做GPU,但算不上真正的元年,2025年才是。

为啥这么说?以前国产芯片只能捡英伟达吃剩下的市场,连10%都不到。

现在不一样了,推理市场突然火了,英伟达又受外部环境影响,

国产芯片终于有了真正的机会窗口。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后发制人的差异化突围

曦望算是后入局的,王湛认为这反而是优势,

太早入局容易走弯路,太晚又会错过机会,2025年这个时间点刚好。

以前有厂商非要自己搞一套生态,不兼容CUDA,结果客户用不了,产品卖不出去;

还有人非要做通用GPU,啥都想干,最后啥都没干好。这些都是行业试错试出来的教训。

曦望就不这么干,专门做推理芯片,还兼容CUDA。

说实话,这种选择挺务实的,不跟行业规律对着干。

一般芯片公司从研发到流片再到量产,得22个月左右,

曦望的团队规模只有行业平均的三分之一,却能把时间压到14个月。这效率在芯片圈里挺少见的。

他们下一步要做S3芯片,计划2026年推出,还是瞄准推理市场,目标是把推理成本降10倍。

具体怎么降?比如在芯片里多装低精度计算单元,显存搞大一点,

还针对大模型推理的预填充和解码两个关键阶段做了优化,思路跟英伟达最新的Rubin芯片有点像。

王湛说,推理芯片的命门就是性价比,成本降下来了,大模型才能真正普及。

这话挺对的,毕竟再好用的东西,要是太贵,企业也用不起,更别说普及了。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窗口期的最后机会

现在曦望的高管团队已经搭建完毕,除了王湛担任联席CEO,

另一位联席CEO是有20年芯片从业经验的前AMD、昆仑芯老将王勇,加上徐冰,三人分工明确。

2025年里,曦望团队规模增长了50%至近200人,核心成员多来自AMD、Intel、阿里、商汤等企业。

融资方面,曦望70%的资方都是产业资本,包括三一集团旗下华胥基金、第四范式、游族网络、美的控股等。

这种产业资本的加持,能让曦望的芯片研发到商业化自下而上推进,规划时就充分考虑未来芯片的用途和场景。

王湛预判,中国GPU市场以后能容下3到5家头部企业,

但2025年是入场的最后机会。要是现在还没做出能量产的芯片,以后大概就没机会了。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总的来说,商汤拆出曦望是个双赢的选择。

现在王湛带着团队,拿着15亿融资,还有以前11亿投入积累的技术和产品,

能不能在2025年这个窗口期冲出来,我们拭目以待。

至少现在来看,这事儿有技术、有人、有钱,在美国全力支持英伟达的大背景下,

中国芯片的逆袭之路或许真的有戏。

文编辑:X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商汤董事会“换血”:徐冰转战AI芯片,两高管成新执董 2025-06-27 22:30·21世纪经济报道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三一、第四范式等抢投!商汤“嫡系”曦望Sunrise完成近10亿融资

2025-07-03 09:52·科创板日报

美国力挺英伟达,商汤五年怒砸11亿打造芯片,国产芯片逆袭有望

7年亏546亿的商汤,“追风”具身智能 2025-08-01 10:04·新黄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