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逻辑变了!从iPhone到AI新设备,果链打开上行空间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2日 21:03 0 admin

前面的文章讲过,半导体和电子板块可能是AI休整期里,可能性最大的接棒主线之一,因为它们得益于AI浪潮的外溢,业绩相对出色。

今天,两大板块再次登上涨幅榜前三,主要得益于几个利好的支撑:

1,业内传言,由于iPhone 17热销,“苹果已要求立讯精密和富士康将标准版iPhone 17的日产量提高约40%”。

苹果新款旗舰已经开售卖了一周时间,销售情况超预期。

根据苹果中国官网的信息,iPhone 17发货时间需要3-4周,美国官网发货时间2-3周;

对比去年同期,数字款发货周期仅需1-2周,中美官网i17 Pro发货时间2-3周。

今年的发货周期明显被拉长了一周以上,意味着库存准备不足,初期需求量可能大幅飙升30%-40%。

另外,线上销售成绩也佐证了数据,京东数据显示,iPhone17系列新品在京东预售开启1分钟,成交量即超去年全天。

2,还有小作文称,“OpenAI已与苹果公司的设备组装商立讯精密合作,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

以上两个消息,直接推动电子产业链板块大涨,立讯精密涨停,工业富联、蓝思科技、歌尔股份、领益智造、长盈精密等果链代工龙头的涨幅都不小。

据业内猜测,OpenAI盛传要打造的“端侧AI新设备”,可能是一款“可携带的智能音箱”,口袋大小,具备上下文感知能力,有望成为智能手机之外的全新AI交互方式。

除此之外,OpenAI也在研发智能眼镜、智能录音笔或“可佩戴别针”。

这些产品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ChatGPT的渗透率,以及提升C端的使用粘性和频率。

但目前依然是个很朦胧的计划,最终落地可能要到2026年末、2027年左右,一切充满了不确定性。

虽然还处于画饼阶段,但市场依然愿意买单,主要源于两点:

第一,AI经过三年的发展,单纯靠软件推动的渗透率提升正在放缓。

而且随着AI巨头之间竞争的加剧,头部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渠道去突围而出。

最近,“AI订阅+硬件协同”的矩阵生态布局,正在逐渐成为巨头们之间的一种共识。

像meta做智能眼镜和头显,谷歌在今年8月也发布了Pixel 10系列手机、Pixel Watch 4智能手表和Pixel Buds 2a耳机等智能设备。

大趋势如此,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第二,目前全世界大部分硬件的量产,仍需依赖中国供应商的生产资源去支撑。

只要美国AI巨头们要布局硬件生态,就必须下订单给中国企业,即使不是在中国大陆的工厂,也是它们旗下的海外工厂去量产。

所以,现阶段传的主角虽然是立讯精密,但又不仅仅是利好立讯精密一个。

大概率,订单会分派给多个大厂,形成利益均沾的格局。

比如,有小作文流传,除了立讯精密已获得至少一份硬件的组装合同外,歌尔股份也将供应扬声器等零组件,领益智造可能也获得了相关合同,但因为商业保密协议不便披露。

从中报的业绩数据来看,今年几个代工龙头的表现都很亮眼——

工业富联+38.61%,立讯精密+23.13%,蓝思科技+32.68%,歌尔股份+15.65%,领益智造+35.94%,华勤技术+46.30%,长盈精密-29.37%。

这里面注意,长盈精密业绩负增长,主要是因为去年卖了个子公司,获得一笔1.88亿元的非经常性收益所致,因此今年扣非净利润的增速实际上是+32.18%。

这样一看,大部分的电子代工厂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都在30%以上。

除了电子板块的利好发酵,今天另一个芯片板块的消息也值得关注。

9月1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摩尔线程的IPO审核将在月底9月26日进行。

摩尔线程是国内AI芯片二线阵营的龙头,实力不亚于寒武纪,按照今年AI的热度,一旦上市,肯定将掀起一波炒作浪潮。

也因此,一批和摩尔线程相关的直接、或间接持股的公司,今天也是备受市场关注,涨幅不小。

典型的有:和而泰、盈趣科技、初灵信息、中科蓝讯。

受此影响,AI芯片自主产业链也获得情绪提振,像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兆易创新、芯原股份、瑞芯微、龙芯中科等,今天纷纷大涨。

我们分析一下这些龙头的中报业绩:

概念股方面——

和而泰+78.65%、初灵信息+117.39%、盈趣科技+1.66%、中科蓝讯-2.61%。

彼此差距很大,初灵信息虽然业绩增速最高,但上半年的营收是负增长的,-8.23%,且过去九年中,有四年都在亏损。

而且,主业是为B端企业提供软件集成服务,这种公司没什么前途。

和而泰是国内智能控制器的龙头,包括各种家电和电动工具都要用到,接近7成的产品销售到海外。

从历史业绩来看,过去九年,有8年的利润增速在20%以上,应该是这堆概念龙头中,长跑能力最强的。

AI芯片自主链方面——

中芯国际+39.76%、海光信息+40.78%、兆易创新+11.31%、芯原股份-12.30%、瑞芯微+190.61%、龙芯中科-23.66%。

整体来看,自主链龙头比概念股的业绩要更靠谱。

最出色的是瑞芯微,今年上半年营收+63.85%,净利润+190.61%,堪称爆发式增长。

从历史业绩来看,瑞芯微的周期性是很明显的,往往以4-5年为一个周期,2年大涨,1年大跌,1-2年恢复,然后进入下一个爆发期。

瑞芯微是做物联网芯片的,在电子产品、安防、汽车、机器人领域都有广泛的布局,实力本身很强,但竞争也很激烈。

这是它业绩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如果能推出一款出圈的芯片,业绩往往能够有2年的红利期,但随着竞争对手的陆续进入,2-3年后就会进入到衰退期。

本轮业绩爆发是从24年一季度开始的,已经持续了6个季度,主要由旗舰产品RK3588、RK3576等芯片在智能座舱、车载中控屏的广泛应用带动。

按照过往经验推演,大概还会有半年左右的上行空间。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