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排行榜 2025年09月26日 01:59 0 aa

大兴区“6+5+3”产业发展布局明确了六大产业功能区、五个特色产业集聚区、三大发展新片区的总体规划。今天带您走进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一起了解。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于2005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立,是全国唯一以新媒体产业为核心的专业集聚区,紧邻南五环与马家堡西路南延线,地处北京南部与中心城区的联络要塞,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基地获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并入选“2024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十件大事”推荐案例,获“中国最具影响力传媒产业集聚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等称号。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500家,拥有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市级版权保护示范基地。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基地坚持以科技创新重塑文化生产力,抢占AI与元宇宙革命机遇,重点布局影视娱乐、数字设计、直播电商、网络文学、动漫游戏五大赛道,着力构建“科技赋能文化、场景驱动消费、开放链接全球”的创新范式,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赋能新质文化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批复的视听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园已成为基地文化产业核心载体,构建覆盖4K/8K、人工智能、虚拟制作等前沿技术体系,形成国内最成熟的数字内容创作产业链,年均服务综艺节目、世界级赛事等超2000场次。这里不仅打造了目前国内综合技术能力最先进、硬件规格最专业的星光VP虚拟演播厅,诞生了中国首部XR数字戏剧作品;还创新结合“XR+AR+卫星光纤”方式,实现智能化采编摄录,技术上突破传统演播厅模式,营造沉浸式互动场景的体育转播生产模式。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从领先的XR虚拟演播室到VP虚拟制作和AI远程制作,星光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为千行百业带来创新视觉表达。虚拟制作创新中心与LED虚拟拍摄应用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聚焦虚拟制作研发与国产化替代,致力于打造中国数字视听领域的“硅谷”。在直播经济迈向“价值创造”的新阶段,星光影视园打造的元宇宙直播基地,整合MCN机构、主播及数字人等产业链资源,利用先进的AI工具平台提供一站式元宇宙直播服务,为电商、文旅等众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树立新范式。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在文化产业数智化转型中,人工智能成为驱动内容生产创新的核心引擎,基地坚持推进存量转型的同时,大力推动新兴文化企业培育与引入。近日落地的微播易深耕行业十余年,以AI驱动营销全链路重构,通过覆盖“策略—内容—资源—投放—数据”全链路AI营销生态,推出HAI品牌风格化视频智能体等多个创新产品,实现精准触达与高效增长,位居新媒体营销服务第一梯队。

“科技创新的价值在于让每个人都能平等享受数字文明成果。”秉承着这一理念,心智互动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在视障服务中的应用,自主研发多款无障碍社交娱乐产品,为视障群体构建了全新数字生活体验,形成集研发、运营与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成为无障碍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先锋。

像这样的文化科技企业恰恰是基地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集中缩影,也是基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不断培育壮大文化新质生产力,打造北京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标杆,为我国引领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注入新动能。

多元聚合培育文化“产业雨林”

面对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基地组建文体娱专班,以系统性产业规划为先导,强化资源整合与服务支撑,构建出一片生机勃勃、协同发展的文化“产业雨林”。以星光影视园为核心,形成集技术应用、内容制作与传播推广于一体的传媒产业链;依托格雷集团,聚焦设计创意与数字营销,打造引领市场的时尚消费集群;以元宇宙大厦为载体,汇聚技术与场景应用企业,构建面向未来的元宇宙创新集群;以捍能国际、赛普力量为代表,打造集体育培训、赛事IP、场馆运营于一体的“文化+体育”产业链。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在这片产业雨林中,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的“新物种”企业正实现爆发式成长。天域北斗(国内领先的地图编制出版机构)研发AR互动地球仪,以沉浸式体验重塑传统地理知识的传播方式;华文众合研发国内首个“智云”数字书法教学系统,已服务全国近6000所中小学及400余所高校,以科技赋能教育发展;纵横文学在巩固数字阅读优势的基础上,持续拓展IP开发与海外业务布局,积极构建泛娱乐生态新格局;钛媒体成功打造中国领先的科股数据中心之一,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财经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助力向世界传播中国科技创新品牌;兴艺凯晨通过自主研发“全流程智能管理、跨平台通用场景、AI融合制作”三大核心技术,解决传统三维动画制作流程冗长、协同低效问题,提供行业新范式。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近日,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多家子公司相继落地,进一步促进基地数字文化产业链完善、产业集群建设,助力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文化产业新生态。同时,反掌娱乐、千纵科技等优质文化企业纷纷落子,显著增强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持续推动产业生态向高端化、融合化与国际化方向迈进。

聚力点亮文化繁荣新地标

文化产业发展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基地正立足文化科技创新、产业生态优势,擦亮“活力经开”“时尚经开”招牌,打造文旅融合与数字文化消费新热土。

星光影视园依托自身在视听技术、虚拟制作等领域的深厚积累,构建了600-2200平方米多个业界标杆级livehouse演艺空间,配备影视级LED巨幕、德国进口音响系统和广电级别灯光舞美,成功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音乐人与乐队演出,举办13场现象级演唱会,成为北京演唱会打卡新热点。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正在建设中的京南艺术中心作为综合性剧院,是完善区域文化生态的点睛之笔。未来将引进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极大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带动演艺产业链上下旅游资源加速集聚,形成涵盖创作、演出、展览的完整高雅艺术产业集群。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即将开业的全市首家银泰城,以“花园式社交购物空间”为核心设计理念,以“年轻艺术+文化现场”为定位,聚焦“首店经济、邻里生活、时尚消费”,构建多元首店经济矩阵和全天候、沉浸式时尚体验空间,塑造城市时尚潮流文化和消费升级新场景。

“6+5+3” |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加快打造文科融合“北京示范”

义利北冰洋打造的“百年老字号乐园”,以“工业+文化+旅游”创新融合模式,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有机衔接,推出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文旅体验,成功推动老字号品牌焕新与产业链延伸,成为连接城市记忆与潮流风尚的重要文化符号。

这些文化项目不仅彰显了“文化+科技”“文化+商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更共同构建出一个多元共生、充满活力的繁荣文化圈。

立足新起点,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将持续聚焦“文科融合”核心战略,锚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目标,聚力技术攻坚,开拓场景应用,优化产业生态,强链主、促协同、创示范,以“守正创新”不断培育壮大文化新质生产力,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新媒体力量”。

来源:大兴经济开发区

编辑:刘洋

审核:张晶晶 曹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