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星玥为深化“进解优促”工作,回应企业关切,推进企业场景供需对接、商业模式闭环,9月29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
2025-09-29 2
“将激光切割装备的产业主导权留在国内,是过去十多年中国激光产业链上下游所有参与者最成功的篇章之一,也为未来向更高端制造攀登奠定了坚实基础。“
L A S E R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已经落下帷幕。展会期间,长三角G60激光联盟单位海目星光界总经理朱昊接受了长三角G60激光联盟专访,双方围绕海目星高速机的理念、技术及激光切割机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
从价格战到价值创造
激光行业转型的底层逻辑
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工业生产方式。激光切割技术凭借高精度、高效率和非接触式加工的优势,已成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器、新能源等高端领域的核心加工手段。
当前,中国智能化激光切割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变。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化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86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3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
在行业迈入深度调整期的大背景下,海目星激光于2024年11月在行业中率先推出高速激光切割机系列产品,凭借高低通滤波、高加速度、长期稳定高动态切割效率的优势,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为金属材料激光切割行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路径,从而推动海目星光界业绩实现显著增长,并在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今年以来,多家设备商迅速跟进,相继发布各自的高速激光切割机方案,”高速”成为本届工博会上激光切割设备商最鲜明的标识之一。这一现象集中释放出何种产业转型信号?其背后又折射出哪些深层次的竞争逻辑与价值重构动因?
对此朱昊分析指出:“尽管近两年激光切割行业的整体增速显著放缓,呈现出销量持续攀升而销售额却陷入停滞甚至下滑的态势,这充分印证了激光切割下料领域竞争态势已日趋白热化。回溯过往,该行业曾以高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近十年,但事实上,自2021年起,激烈的市场竞争便已催生出“增量不增价”乃至“增量不增收”的行业困局。海目星激光钣金业务能够逆势崛起,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后发优势。”
众所周知,海目星自2010年便深耕光纤激光钣金应用领域,同年即成功实现首台激光切割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历经超过15年的持续积累,公司已在激光切割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体系构建了深厚能力。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关与行业深耕,海目星现已掌握先进的激光切割工艺核心技术,拥有成熟的自动化制造与系统集成实力,并能够针对不同行业的钣金加工需求,提供覆盖切割、焊接等多工艺环节,从单机设备到自动化产线的综合性激光加工解决方案。
然而,在2018-2023年间,海目星激光钣金业务的增长轨迹曾一度滞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是客观事实。从特定视角审视,这种滞后反而为其创造了独特的机遇。朱昊坦言,当行业明面上深陷以价格战为主导的竞争泥潭,甚至演变为恶性循环与“劣币驱逐良币”的扭曲生态时,这种内卷式竞争往往迫使企业在设备核心配置、性能稳定性、长期使用一致性以及售后服务品质上做出妥协,致使产业链上下游,不管是上游供应商,还是中游集成商及下游终端客户,各环节普遍承压、深受其苦。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这段行业高度内卷、甚至到了卷不动的时期,海目星超脱于恶性竞争之外,得以专注于技术研发的沉淀与突破。相对较小的业务基数,客观上意味着海目星拥有更大的市场增量空间可开拓。正是凭借这份战略定力与持续的研发投入,海目星成功淬炼出契合当下市场需求的高速激光切割系列产品。
朱昊认为,自2024年海目星发布高速激光切割机以来,主流厂商的密集跟进,本质上也宣告着行业正从无序的价格竞争向有序的价值创造阶段跃迁。盲目追求配置降级与性能阉割,最终将损害全行业利益、客户价值乃至金属加工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而当行业将“高速机”确立为性能与精度的核心标准时,竞争逻辑就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唯有依托实质性技术突破与科学的成本管控方能达标。
那么在这个性能层级的标准上,如果设备制造商不注重整机设计、算法优化等层面的改量,高速机是无法纯靠堆材料的组装品,甚至偷工减料的残次品来实现的。因为当设备达到相应的性能或速度时,品质便成为不可逾越的基础门槛。守住这条底线,不仅关乎单家企业,更是维护全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的关键。
朱昊强调,整个国内激光切割产业链条的所有参与者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将切割这个产业留在了中国,这是一项极具价值的事业。虽然相较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在精细化制造水平、产业生态认知深度及复合型人才储备方面仍存差距。“但值得肯定的是,激光切割产业已在中国形成完整体系。我们相信,再经一代人的技术沉淀与生态优化,完全有能力弥合现存差距。”朱昊将此视为激光从业者的共同使命:“这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商业目标,更是赋予产业发展以深层价值的核心命题,它承载着我们这代人推动产业进阶的责任,并为个人专业价值与行业情怀提供了坚实的依托。”
五大系列新品出击
海目星重塑国内激光制造格局
自海目星去年11月推出行业首台高速激光切割机以来,上市10个月即创下逾1600台的销量。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钣金业务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74.7%,该设备切割效率较市场均值有效提升30%以上,保障用户系统性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目前已在国内外市场中取得领先应用,客户覆盖中铁、中建、中车、中集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及应用行业头部企业。
依托在高速激光设备的先发优势及工业激光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本次工博会现场海目星激光重磅推出高速大幅面,高速坡口,高速卷料,高速切管,高速自动化五大产品矩阵,从薄板高效切割到厚板坡口加工,从卷材连续生产到管材精准加工,全方位覆盖汽车、新能源、机械制造等多行业核心场景。具体如下:
大幅面高速坡口机:该设备搭载6HZ低通滤波+1.2G加速度+20KW高功率激光器+双光斑坡口切割头,实现薄厚材料通用加工;14*3.2m的大幅面高速坡口切割加工,将四种核心应用场景集成于单台设备。
全新9系高速激光机:该机型配备2G加速度与9HZ低通滤波,在7系基础上加工效率提升超30%,无需特殊定制即可兼容全自动上下料,双系统双平台支持同进同出、单独进出等灵活模式。
高速激光切管机:该机型配备1.5G超高加速度与8HZ低通滤波,将切管效率提升30%以上,重新定义高速、高效、零卡顿、零尾料的激光切管机标准。
卷料高速机生产线:该生产线整合无人值守全自动码垛系统、多重式高精度校平系统与自动下料系统,覆盖自动开卷、校平、送料、切割至分拣的完整工序。加工效率提升50%的同时,实现不间断排版作业,大幅减少人力投入与材料浪费。
新一代大幅面交换台高速机:该机型配备7HZ低通滤波+1.5G高加速度+双光斑可调激光器,加工效率提升30%-300%。首发搭载HypcutRevo系统与AR智能系统,实现自动加工与秒级余料处理,使得中厚板切割质量更稳定、精度更高。
在本届工博会上,海目星激光凭借硬核技术成功吸引了诸多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多款核心展品赢得用户信赖,促成多笔现场签约及即期采购决策。
严苛标准确保产品稳定
迭代不为品质妥协
本次专访中,朱总着重提及,海目星的的产品理念是把成熟的、满足行业标准的产品推向市场,而不是让客户成为试验品。一个产品从实验室到生产到真正成熟需要大量的积累,海目星都会尽最大努力在研发过程中去解决多数问题。
如全新9系高速激光机,在正式发布前将执行严格的两阶段可靠性验证流程。继公司内部工厂历时半年的严苛耐久性测试后,随即进一步投放至客户现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地工况测试。唯有在全部测试环节圆满完成后,方启动正式预售。现阶段,公司仅针对部分客户开展设备测试合作。海目星始终恪守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
正如朱总向维科网·激光所阐述的:“海目星设备所有设备的高速度,均以严苛高精度为前提。我们对所有高速机型的出厂检验,均严格依据交检图上的检验标准来执行,设备交付严格遵循欧美顶级行业标准,在相同单位时间、电耗与操作人员配置下,实现更快加工速度、更多产出与更高成品率,为客户带来实打实的效率革命。”
扛鼎者担当!
引领者推动良性竞合共拓千亿市场
采访尾声,朱总就激光行业现状分享了他的洞见。他认为:“当前中国激光切割机市场已呈现供过于求态势,多数厂商集中于集成环节,同质化竞争严重。未来两三年,若经济下行趋势延续,唯有具备深度洞察产业链、细分场景及下游客户需求;构建覆盖设计、交付到后期运维的完整服务链条;实现从‘交付设备’向‘交付产能’、从‘满足需求’向‘共创价值’根本性转变等特质的企业方能生存。以此标准衡量,两年后的展会或许将见证不少企业退场。而留存下来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必将进一步提升,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我们期待各大厂商通过良性市场竞争,携手培育与发展中国激光切割市场,使之成为全球最具秩序与竞争力的标杆市场。”
在维科网·激光看来,海目星激光作为头部企业,并非缺乏通过模仿或价格战收割利润、收割用户的能力。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或许是因为头部一词不单是市占率的象征,更代表着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维护良性生态的使命担当。如果顶层企业都靠模仿别人赚的盆满钵满,那么谁还会去做创新?海目星的选择,正是对“头部”价值最有力的诠释,拒绝捷径,扛起技术创新大旗,为迷茫中的行业照亮前路,书写着属于头部企业的时代责任。
来自:ofweek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6年4月15-17日在苏州举办的第八届涡轮技术大会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展以及激光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大会(4月16日)
相关文章
封面新闻记者 李星玥为深化“进解优促”工作,回应企业关切,推进企业场景供需对接、商业模式闭环,9月29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
2025-09-29 2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我们赖以生存的作物从何而来?科学家精神是什么?9月26日上午,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弘扬...
2025-09-29 2
“将激光切割装备的产业主导权留在国内,是过去十多年中国激光产业链上下游所有参与者最成功的篇章之一,也为未来向更高端制造攀登奠定了坚实基础。“L A S...
2025-09-29 2
2025年9月刚过,英伟达就扔出个大新闻,要给OpenAI投1000亿,说实话,这钱数搁谁面前都得愣一下,要知道这可是英伟达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而...
2025-09-29 2
2025年9月10日,以 “重塑创新增长” 为主题的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盛大开幕。作为全球金融科技与前沿科技领域...
2025-09-29 2
“这是配料表还是化学元素周期表?”“有机到底是不是‘真有机’?无抗能做到‘真无抗’吗?”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民关注的今天,生鲜电商作为连接田间地头...
2025-09-29 2
9月27日至28日,第27届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交流大会暨生产装备博览会在西安临空会展中心举办。大会以“数智赋能低碳墙材,打造固废利用新业态”为主...
2025-09-29 2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
2025-09-29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