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AI科技 2025年10月09日 23:53 0 admin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AI人才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Meta为苹果AI负责人庞若鸣开出的2.1亿美元年薪,成为这场争夺战中极具代表性的话题。​

要知道这钱是苹果CEO库克年薪的2.8倍,比中国顶尖AI研究员平均薪酬多100倍以上,美国还靠着其他手段加固优势,让不少核心人才都往硅谷跑。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但是这场人才争夺早已经不是比谁舍得砸钱那么简单了,顶尖AI人才更看重能不能安心搞研究、有没有足够资源支持。

美国这套组合拳一出来,中国下一步会怎么做就成了人们的关注点,毕竟顶尖AI人才往哪去,直接影响各国在AI赛道的竞争力。

怎么把这些人才留住、吸引来,对中国来说太关键了。​

别只看高薪

提到全球AI人才争夺,Meta给苹果AI负责人庞若鸣开出的2.1亿美元年薪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

这数字有多惊人?相当于苹果CEO库克年薪的2.8倍,更是中国顶尖AI研究员平均薪酬的100倍以上。​

但要是觉得光靠钱就能挖走顶尖人才,那可就太天真了。​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Meta挖人的真实筹码远不止高薪,它给华人科学家配套了独立实验室、无限算力支持,还有和图灵奖得主YannLeCun直接合作的机会。​

在很多顶尖科研人才眼里,钱顶多算个入场券,“心无旁骛搞研究”的环境才是真正的吸引力所在。​

之前国内手机商家的余家辉、赵晟佳等核心研究员被集体挖走,这些人清一色毕业于清华、中科大等中国顶尖高校,还主导过GPT-4o视觉模型、跨模态融合框架等关键技术研发。​

为啥这些人才愿意动?从一位从大厂离职的AI研究员的话里能找到答案:“一周开23个会,真正做研究的时间不足5小时。”​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搞科研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创新自主权,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可频繁的内耗把研究时间都挤没了,谁能受得了?​

而且国内72%的青年科技人才都觉得“跨机构学术交流存在壁垒”,想和同行碰撞想法都难,反观Meta,把挖来的9名华人科学家归入“超级智能实验室”。​

和FAIR实验室形成“AGI冲刺+基础研究”双引擎架构,赵晟佳的视觉模型技术跟余家辉的多模态框架一碰撞。​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直接就推动Meta在智能体决策领域实现了突破,这种“集群效应”对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可比单纯涨工资大多了。

流失的不是普通人才

有人觉得“不就走了几个人?我们有的是工程师”,这种想法可太危险了。​

顶尖科技人才的价值根本不是线性的,他们可不是普通的“打工人”,而是能“开创一个领域、带起一支军队”的帅才。​

就说庞若鸣,他主导的苹果基础模型,直接关系到消费电子与汽车AI系统的底层竞争力,余家辉构建的跨模态框架,都已经用到NASA火星车感知系统上了。​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这样的人才流失,损失可不是随便找个工程师就能补上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人才虹吸效应已经在形成,《自然》杂志统计显示,2025年全球顶尖AI研究者中华人占比达23%,但近三年流向硅谷的比例提升了17个百分点。​

美国这波操作也挺“狠”,一边用芯片管制卡硬件脖子,一边用天价合同挖软件人才,相当于“既抢厨子又砸锅”,这直接动摇了科技国运战的根基。​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要知道,在AI这样的前沿领域,谁掌握了顶尖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战场的主动权,帅才都走了,后续的技术突破、产业发展很容易陷入被动。​

建生态比砸钱管用​

其实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光靠高薪远远不够,打造“人才磁场”才是关键,得从“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生活环境”三方面下手,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在制度上,国内已经在行动了,比如高校正推行“小同行评议”机制,让顶尖专家直接评估科研价值,不再像以前那样“唯论文”论英雄。​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这就破解了“外行指导内行”“论资排辈”的老问题,让真正有科研能力的人能脱颖而出。​

企业层面也有不少好做法,像有的企业在欧洲设立联合实验室,还有的投入巨资建设AI基础设施,这些都为科研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平台。​

生活保障也不能少,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购房、育儿压力不小,现在多地推出了“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要求。​

毕竟要是科研人员还得为柴米油盐分心,哪有精力去探索“无人区”的技术?​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2亿美元能买到顶尖大脑,却买不走创新生态,真正的科技强国,不是靠挽留谁来证明的,而是靠吸引谁来定义的。​

等到有一天,清华园、科学岛能像硅谷一样,成为全球人才向往的“武林圣地”,全世界的顶尖人才都在琢磨“如何来中国做研究”,那时候我们才算真正赢下了这场人才战争。

结语

美国靠天价年薪加配套优势打出的人才组合拳,戳中了顶尖AI人才的核心需求。​

中国要接招,显然不能只拼薪酬数字,毕竟与美国顶尖待遇仍有差距,更要在科研环境、资源支持上破局。​

AI大佬被挖?美国开展人才集结,不惜2亿挖走人才

要是能解决“安心搞研究”的痛点,再补上生活保障等短板,未必不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吸引力。​

毕竟顶尖AI人才流向决定AI赛道竞争力,中国只要找对路子,未必不能在这场人才战中扭转态势,把核心人才留住、引回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