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我国首部AI知识产权团体标准发布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6日 17:40 2 admin

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作为“标准化+市场监管”团体标准典型案例,我国首部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AI)领域的知识产权团体标准《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由中国电子商会正式发布实施。

这部由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起草,智合标准中心(北京之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制的AI领域团体标准,不仅填补了生成式AI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空白,也展现了海淀区在数字经济前沿领域的标准创新能力,为产业合规发展注入“强心剂”。

据介绍,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于科技研发、互联网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其知识产权问题也日益凸显。AI生成内容的权属认定、算法专利的判定边界、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合规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创新效率,也给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缺少统一的知识产权规范,就像给高速发展的生成式AI产业‘踩了刹车’,企业不敢大胆投入研发,服务落地时也常因合规边界不清陷入纠纷。”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填补该领域标准空白,该标准于2024年9月正式立项,在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支持和多位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轮研讨和论证,最终完成编制并发布实施。在编制过程中,共有47家起草单位、260余位起草人参与其中,覆盖人工智能与科技研发、互联网与软件服务、移动电子与设备厂商、法律与知识产权服务、特种装备与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确保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指南》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应用与合规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明确了知识产权合规管理和保护的基本要求,构建了涵盖著作权、专利、标识和商业秘密四大核心领域的获取、应用与风险管理框架,着力解决责任权属模糊、算法专利判定复杂等突出问题。

“通过推出团体标准,不仅可以更好地为行业提供统一的合规依据,还能帮助企业快速建立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让企业更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指南》的正式实施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同场景下的主体提供了明确指引: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者可依指南明确数据合规、专利保护、商业秘密管理要点,降低侵权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可依指南开展大模型审查、投诉渠道搭建等工作,平衡服务效率与知识产权保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使用者可依指南在使用前进行规范的信息确认、在使用中合理有效留痕,厘清合规边界。此外,《指南》还专门设有知识产权争议处理专章,为各主体提供侵权风险防范、应急措施以及多元维权途径,助力各方主体高效应对知识产权纠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