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闻泰科技遇到了大麻烦,有何启示?

排行榜 2025年10月14日 22:51 0 aa

作为全球昔日ODM代工巨头之一,闻泰科技曾主要从事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设备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在业界的领先度是看得见的。公司一度是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巨头的代工厂商,享受到了当年智能手机行业风生水起的时代红利。

然而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等行业整体的增长趋于平缓,且业内下游巨头企业逐步收紧利润率,也让闻泰科技这部分业务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集成业务(ODM代工业务)实现营收174.85亿元,净亏损6.85亿元,下滑趋势还在延续。

但闻泰科技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早就有了“全面聚焦半导体”的战略转型意图。

去年12月30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已与立讯有限公司签订了《出售意向协议》,计划将公司及旗下控股子公司所持有的与产品集成业务紧密相关的9家目标公司的股权及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或其指定的受让方。

这被外界解读为公司剥离ODM业务的标志之一。随着今年上半年完成三家子公司的出售交割,看得出公司剥离的战略正在稳步推进。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承载主体的荷兰企业安世半导体却出了“黑天鹅”。

据闻泰科技发布的公告,荷兰政府要求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这让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虽然公司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仍不受影响。

闻泰承认:“目前相关事件走向和潜在影响尚难具体量化,公司将对相关事态保持密切跟踪并开展动态评估,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这对公司的打击显然是非常大的。

首先,半导体业务是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25亿元,业务毛利率37.89%,实现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增长17.05%。相对来说,上半年公司层面实现归母净利润4.74亿元,换句话说安世的盈利是公司的生命线。

其次,是注册在荷兰的安世的外籍高管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了启动对公司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这无疑代表安世内部的外籍高管和闻泰科技管理层产生了严重的矛盾。闻泰的声明也提及“安世半导体个别外籍管理层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强行改变安世半导体股权结构,其诉求与荷兰政府指令高度联动,本质是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公司合法治理结构。”安世后续的经营想必也会受到相关内部动荡的影响。

最后,据闻泰方面披露,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此举严重违背了欧盟一贯倡导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国际经贸规则。这就和国际地缘的博弈扯上了关系。

在半导体产业链上,安世确实具备一定的分量。根据芯谋研究数据, 2024年安世半导体位居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营收第三位,并稳居国内功率半导体公司第一名位置。此外,安世在一些细分领域也均处于全球领先,其中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全球排名第二等。

如此不禁让人怀疑荷兰政府和法院背后的动机,这件事是否和最近发生的国际贸易激烈动荡有关?

闻泰科技的转型努力不可谓不大。据媒体报道,为了得到安世的控制权,闻泰前后可能花了超过200亿元。如果真的是荷兰政府出于“卡脖子”或者控制半导体产业链等目的而做了这件事,那么此类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当然,闻泰科技如果可以更早地通过一些手法,将海外核心业务和技术纳入进来,早做准备,或许会更好。

这起事件的缘起和发展,对那些要通过投资并购积极出海的国内企业来说,势必是一堂生动的案例课。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