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台笔记本、三个月,把代码喂给 GPT,结果产品卖出 8000 万美金——Base44 的神话不是“写了个小工具”,而是把 AI 编程的复利玩...
2025-10-07 0
一个人、一台笔记本、三个月,把代码喂给 GPT,结果产品卖出 8000 万美金——Base44 的神话不是“写了个小工具”,而是把 AI 编程的复利玩到极致:用 LLM 做 24 小时不间断 A/B 测试,让新功能平均 2.8 天上架;靠嵌入式联运,把 CAC 打到 0.7 美元,同行 1/10;更狠的是“僵尸功能收割机”,每周自动下掉使用率 <5% 的模块,省出 30% 算力再投入增长飞轮。
上一期我分享了一人独角兽公司榜单:
建议AI创业者都关注这个「一人独角兽」公司榜单
里面提到一个「真·1 人公司」半年搞到 8000 万美元的离谱事迹,它就是 base44.com
饼干哥哥把他从 0 到被收购的完整链路都搜刮出来,并整理到了一个 html 里(含原文链接)
我把HTML文件 入口放到了文末。
建议先看完我对 Base44 的增长复盘。
(视频版)
2025年,只有一个创始人、零融资、半年上线就盈利、最终以8000万美金被 Wix 全资收购的 Base44,把极简创业和极致增长的样板推到了所有产品人和创业者面前。
base44是AI建站工具,但定位的是「非程序员」,往下看你就知道为什么它能在产品、营销等全方位胜过 lovable、Cursor等知名AI 编程工具。
复盘下来,创始人做了 5个关键决策。Part 1 破局
Base44的创始人Maor Shlomo,并非什么背景显赫的连续创业者,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工程师。关键决策一:Building in Public(公开构建)
这个产品的起点是他女朋友抱怨开发一个网站很难,于是他就萌生了这个产品的想法。
但他并没有一开始就埋头苦干,而是先发了一条推特,向世界宣告我要搭建这个产品,并且以后我会把所有的开发过程都公开,邀请大家一起见证 base44 的成长。
听着是不是很奇怪,程序员不去干活,跑去发推特干嘛?
其实这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开发模式,叫build in public
它完全颠覆了以往传统企业对自己商机想法高度保密的方式,而是把开发和运营进程等信息公开,甚至连利润都发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吸引很多围观群众,热度上来之后,能吸引懂行的网友帮他出主意,很多种子用户也因为看到了创始人极致真实的过程而转化为忠实粉丝。
同时还能为产品快速完成冷启动,而这些都是免费的。关键决策二:AI辅助开发,极致精简组织
从2024年11月到12月,Maor始终坚持“单人独行”。他利用Claude等AI工具辅助开发,甚至做到“三个月没写过一行前端代码”。
在产品早期,追求“快”是核心。
AI作为“超级杠杆”,让Maor得以一人完成传统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这种极致的精简,保证了极快的迭代速度和极低的运营成本,让Base44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并将精力聚焦在核心产品价值上。Part 2 飞轮:用户反馈驱动的极致迭代
高频小步快跑,是 Base44 能维持极致用户粘性和口碑的最大护城河。关键决策三:真人可用性测试,快速验证迭代
刚开始,Maor 找了3个朋友,几乎每天都让他们用产品,自己就坐在旁边观察,每天晚上修 bug、改体验。
哪怕产品有了10万+用户后,他仍然每两周拉二三十个用户到线下,现场做 focus group,“盯着别人用产品”,再收集反馈快速迭代。
产品体验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极度重视。
有多夸张?比如有用户抱怨部署繁琐,他马上加上了内置域名购买和自动部署功能;又比如有人反映只能用 Google 登录不方便,第二周就上线了多种登录方式(邮箱、微软、Facebook 等)。关键决策四:解决核心痛点,提升“首屏价值”
base44 所有的迭代都围绕这个核心:消除用户摩擦,让产品价值“即时可见”。
用Maor的话就是:“用户的耐心极其有限,首屏必须让人眼前一亮。”
原本 Base44 设计了详细的“流程引导”,后来他果断砍掉,用户一进来直接看到自动生成的完整 App。这个调整直接让新用户激活率飙升 3 倍。
这也成就了Base44最大的差异点,是真正实现了“傻瓜式生成”:一句提示语,连数据库、认证、支付、AI集成这些复杂功能都自动搞定,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入门门槛,加速了用户转化和激活。Part 3 爆发:有机增长与精准渠道策略
相比大多数互联网项目“融资-烧钱-广告-增长”的老套路,Base44 的增长打法堪称反向操作:完全不投广告、不请 KOL、甚至不买量。
Maor 试过一次 influencer 合作和 Meta 广告,结果ROI很低,随即放弃,聚焦“有机增长”。关键决策五:聚焦优势渠道,精准B2B起量
在2025年6月复盘增长时,Maor明确指出,联盟分发和自然增长优于付费广告(尽管他持续试验Meta Ads,但并未重仓)。
2025年7月上旬,他更是All-in LinkedIn,将Twitter作为次要分发渠道。
因为创始人清楚自己的目标用户是“不会写代码的小企业主和创业者”,这些群体在LinkedIn上的活跃度更高。将有限的精力聚焦在用户最集中的平台,通过内容分享和个人品牌构建,实现精准触达和高效转化。
这些“去中心化增长”的做法,让 Base44 在上线 7 周就突破了 14 万用户,半年后已超 40 万注册用户,
除此之外,base44 也在拓展企业级服务: 2025年7月9日,Base44发布了Workspaces(团队工作区),支持团队协作、集中支付、私有集成和自托管DB。这是面向B2B场景的关键一步,为企业采购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速了营收增长。Part 4: 高光:8000万美金收购案
2025年6月18日,互联网巨头Wix宣布以高达8000万美金现金(含Earn-out)全资收购Base44。
此时,Base44仍是一个极简团队,没有外部融资。
在被收购后,Maor不仅在X上发布长文详细复盘了“零融资、极简组织”成功突围的原因,还在知名播客Lenny’s Podcast上分享了所有的增长秘诀、AI技术栈和作为单人创始人的取舍。
在收购后,Base44的业务仍在高速推进,2025年8月25日,创始人公布日ARR(年化经常性收入)已达40万美金,并在9月9日发布了Fast Mode(小于15秒建App),将“首屏价值”的极致化体验推向新高度。
甚至烧了大量的钱在YouTube打广告,以至于我现在上 YouTube刷到的广告10个有8个可能就是 base44
AI时代,人人皆有机会
Base44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赚钱速度的传奇,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新一代AI工具,如何为“个人创始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超级杠杆。
不用依赖庞大团队、无需仰仗巨额风投,一个有洞察力、擅长利用AI工具、并敢于“公开构建”的个体,也能在AI时代撬动全球市场,实现快速变现,甚至打造出“单人独角兽”。
下一个Base44,说不定就是你。
这个时代,值得我们每个躬身入局者,去勇敢探索,去极致实践!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饼干哥哥】,微信公众号:【饼干哥哥AGI】,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相关文章
一个人、一台笔记本、三个月,把代码喂给 GPT,结果产品卖出 8000 万美金——Base44 的神话不是“写了个小工具”,而是把 AI 编程的复利玩...
2025-10-07 0
说明: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气,达到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的目的,我国从1994年开始评选两院院士,即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评选...
2025-10-07 0
2025年逛北京首都机场,你肯定会被三块AI云广告晃到眼。阿里云说自己“AI云市场份额领先,超过第2-4名总和”,火山引擎紧跟着喊“占中国公有云大模型...
2025-10-07 1
快科技10月7日消息,真我中国区总裁徐起表示,真我GT8 Pro定位性能影像双擎旗舰,拥有性能旗舰才有的骁龙旗舰电竞双芯和2K直屏,同时拥有性能旗舰没...
2025-10-07 1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07 7
中新网嘉兴10月7日电(鲍梦妮 10月7日,由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2025钱塘江涌潮科考”新闻发布...
2025-10-07 2
文 | 窄播,作者 | 李威国庆假期刚开始,Sora 2就引爆了整个AI圈子。这个新的视频模型带来了对现实世界更精准的呈现,有更强的可控性,能创造出复...
2025-10-07 0
文 | 李智勇就在10月6日的开发者大会上,OpenAI描绘了一个清晰的未来:AI将通过智能体(Agents)无处不在,而OpenAI的平台本身,将越...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