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伤人、扰航甚至泄露国家秘密!无人机“黑飞”危害不容忽视!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13:51 0 admin
伤人、扰航甚至泄露国家秘密!无人机“黑飞”危害不容忽视!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除了在消防救援、测绘勘探、电力巡线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群众日常娱乐提供了新的方式。但随着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违法使用无人机的“黑飞”行为也呈增长态势,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据公开报道显示,无人机“黑飞”可能导致失控坠落伤人毁物;在机场附近违法施放无人机,可能影响飞机正常航行;如若拍摄到一些涉密单位和设施,会造成泄密风险。

典型案例

(一)无人机“黑飞”伤人。2024年7月份,青海海西州一女子在湖边拍照时,一架无人机突然快速飞来打到脸部,无人机先是撞到帽檐,后撞到脸上,女子锁骨位置被螺旋桨划破。

伤人、扰航甚至泄露国家秘密!无人机“黑飞”危害不容忽视!

(二)无人机“黑飞”干扰航空安全。2025年2月26日,一架无人机在未经注册登记、飞行活动申请、航拍任务申请的情况下,在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跑道南头附近区域飞行,危及航班飞行安全,造成部分航班延误。

伤人、扰航甚至泄露国家秘密!无人机“黑飞”危害不容忽视!

(三)无人机“黑飞”非法拍摄涉密设施、敏感地区。2021年11月,国内某军事论坛发烧友罗某,为寻找较好谈资,利用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某新型军舰进行非法拍摄,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查处。经相关部门鉴定,罗某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最终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伤人、扰航甚至泄露国家秘密!无人机“黑飞”危害不容忽视!

政策解读

伤人、扰航甚至泄露国家秘密!无人机“黑飞”危害不容忽视!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公共秩序管理支队中队长张钊介绍,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范围的通告,北京市行政区全域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此《通告》为长期性规定,任何飞行活动均需要报备,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实施的飞行活动就是“黑飞”。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十条明确,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第四十七条规定,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到2万元的罚款。因此,大家在购买无人驾驶航空器后,要第一时间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简称UOM平台:https://uom.caac.gov.cn),进行实名注册登记以及器具备案,并查询适飞空域,切莫抱着侥幸心理“黑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低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孙永生介绍,北京市政府8月3日发布的《通告》是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要求,公布北京管制空域范围的长期性通告。其中,明确规定了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的批准,不得在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通俗地说就是没有审批就不能飞。

Q:网民提问

《通告》发布后,有个别网民提出疑问,“以前是‘六环内禁飞’,如今怎么突然变成‘全市禁飞’了?”。孙永生认为,无人驾驶航空器“六环内禁飞”变“全市禁飞”是误解,出现这些疑惑可能是受到某些生产厂家的误导,一些无人机的生产厂家在设备出厂前便自行预设了电子围栏,导致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端显示北京六环区域内为红色限飞区域,“六环内禁飞”的说法由此而来。其实,2024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生效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平台)就已经明确公布适飞空域。其中,北京市行政区全域均未被纳入适飞空域范围。

国家级航空模型裁判、北京房山区“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杨东介绍,群众要想操控好无人机,需要经过正规培训。作为普通消费者和初入门的“小白”,尤其需要学习无人机飞行相关知识和地方法律法规,切勿随意放飞无人机,以免造成违反法律规定被处罚,甚至是危害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

警方提示

伤人、扰航甚至泄露国家秘密!无人机“黑飞”危害不容忽视!

无人机并非“想飞就能飞”,每一次违规升空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无论是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还是维护空域秩序与国家安全,遵守飞行法规都是首要前提。建议每一位无人机使用者,主动完成实名登记、提前查询并严格遵守目的地关于无人机飞行的法律法规,让无人机在法治轨道上安全飞行,共同筑牢低空安全防线。

来源:平安北京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