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屏论丨手机变“随身电视”,中国广电这盘棋下得怎么样了?

排行榜 2025年11月03日 10:30 0 admin

随着有线电视业务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中国广电在5G领域的布局与进展愈发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其每一步探索,不仅关乎自身转型的成败,更承载着突破业务困局、开辟新增长曲线的期待。

从当前动作来看,广电运营商正积极投身于5G用户市场和政企领域的开拓,但这条破局路径注定竞争激烈——由于赛道与三大运营商高度重叠,其必须直面全方位的正面交锋。

屏论丨手机变“随身电视”,中国广电这盘棋下得怎么样了?

而另一条更具差异化的探索方向,则是将在广播电视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与资源,转化为5G时代的专属服务能力。其中5G NR广播作为其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正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与潜力。

这种潜力的落地首先体现在国际标准层面的突破上。目前,5G NR广播已在3GPP 5G国际标准立项成功,并于Rel-17版本获得支持。

而从技术特性来看,它进一步实现了移动通信和广播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差异化服务打下了核心基础。

简单类比下,5G NR广播就是利用5G基站,像电视台塔发射无线电视信号一样,向一定区域内所有开启该功能的5G手机,同时、同质地发送视频流或其他数据。

而其中一个备受关注且颇具吸引人的服务模式是“免费看电视”——用户不需要网络连接、无需使用套餐流量,甚至不需要插SIM卡,就可在5G手机、平板等终端上直接观看中央台、地方台等高清电视直播。

屏论丨手机变“随身电视”,中国广电这盘棋下得怎么样了?

这相当于,将通信终端转变为电视信号接收机,使得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一个“便捷式电视机”。

而这对广电行业的传统广播电视业务而言,有望带来体验上的重要回归,以及用户触达方式的显著优化。

实际上,用户看电视的需求依然存在,尤其在电视直播方面。其线性收视体验为没有明确收看目标的用户提供了便捷选择,并且拥有数十年来积累的用户习惯和认知使其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另外,在新闻报道、重大体育赛事等场景下也有不可替代的即时收视价值。

而此前“插铁丝看电视”现象的走红及其引发的广泛讨论,也凸显了电视直播在受众中的深层需求。

屏论丨手机变“随身电视”,中国广电这盘棋下得怎么样了?

当然也不可否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广播电视服务也受限于固定场景接收和单向传播的模式,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再加上智能电视发展中,直播功能入口往往被隐藏的较深,操作复杂。近两年广电总局已在解决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而如今,5G NR广播的出现,正将广播电视服务与5G终端深度融合。相比传统业务,5G NR凭借移动接收、精准定向等优势,将电视信号从家庭场景延伸至个人移动终端,让“随时随地看电视”成为可能。

这不仅有助于将主流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拓展至移动互联网,也为广播电视在移动时代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此外,在传输模式上,5G NR广播采用高效的“一对多”模式,同一节目信号可覆盖区域内所有用户。这与传统4G/5G点播的“一对一”传输有本质不同。

具体而言,传统4G/5G点播每增加一个用户就需占用一条独立数据流,极易在用户激增时引发网络拥堵与卡顿。而5G NR广播能够轻松支持海量用户同时稳定接收,甚至为高清及4K/8K超高清视频的流畅播放提供了保障。

在能力扩展方面,5G NR广播还具备跨运营商服务的特性,这使其在应急通信领域展现出独特潜力。

例如,5G NR MBS应用于应急场景,实现向通用手机终端以视频、图文等形式直接发布应急信息。此外,结合5G NR非地面网络技术,通过手机直连卫星进一步扩展信号覆盖,为应急广播提供不受地面网络限制的传输新路径。

屏论丨手机变“随身电视”,中国广电这盘棋下得怎么样了?

而正是鉴于5G NR广播的广泛价值和应用前景,中国广电正积极推动其技术落地与产业协同。

标准引领方面,中国广电相继在3GPP SA1小组和RAN全会等围绕6G讨论初期便提出了广播业务的需求,将广播需求与通信架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在6G支持广播业务形成一致意见。

在基础设施层面,中国广电联合中国移动已完成对700MHz核心网与基站的升级适配,以全面支持5G NR广播业务场景。

产业链协同方面,中国广电在与中国移动联合进行的5G设备集采中,明确将相关功能纳入企业标准,并在多版终端白皮书中提出对5G NR广播的支持要求。目前,部分主流芯片与终端厂商已陆续推出支持该功能的芯片、手机及平板设备。

在实践推进上,中国广电通过搭建试验网络并启动现网试点,系统性验证技术性能,为规模化部署奠定基础。目前,已联合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安徽、海南等多省市开展5G广播现网试点,并计划于今年在北京开展全网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其连续覆盖与规模化服务能力。

屏论丨手机变“随身电视”,中国广电这盘棋下得怎么样了?

当然,5G NR广播的最终成效如何,能否真正为广电行业带来预期的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仍有待市场的持续检验。当前,其发展仍面临几大关键挑战:

一方面,在商业模式上,目前构想的是向用户免费提供服务,若长期完全免费运营,建设与网络维护成本难以收回,因此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

另一方面,在流媒体内容极大丰富、短剧等免费业态争夺用户注意力的背景下,5G NR广播在移动端的影响力尚待验证。如何构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内容生态、增强用户感知,并吸引和留存用户关注,是其成功的关键。

此外,终端设备的广泛支持也是产业协同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挑战。目前,虽然部分主流厂商已推出支持5G NR广播的机型,但其在整体市场中的渗透率仍然有限。如何激励更多终端厂商将5G NR广播功能作为标配,并加速对庞大存量市场的替代,是决定其能否迈向“普及性服务”的核心所在。

而在版权合作方面,目前演示版本已涵盖部分免费频道,包括除央视3、5、6、8台之外的多路频道,未来商用化仍需拓展更多内容版权合作。

可以认为,在走完“从0到1”的技术标准化与试点建设阶段后,5G NR广播正步入“从1到N”的规模化普及之路。

尽管前方横亘着市场、生态与商业化的多重考验,但也不能否认,5G NR广播所开启的“移动广播”新图景,已为行业注入了关键的转型动力,也为未来视听服务的演进拓宽了想象空间与实现路径。

#中国广电 #5G #广电运营商 #免费看电视

屏论丨手机变“随身电视”,中国广电这盘棋下得怎么样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