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2日 11:02 0 admin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随着AI越来越只能,身边用AI助手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人靠它自动点外卖,不用再反复跳转APP选餐付款。

还有人让它帮忙发红包,省去输密码、选联系人的麻烦,这些看似解放双手的操作,背后大多藏着一个鲜少有人注意的细节,就是安卓系统的无障碍权限。

这个原本为视障人群设计的功能,如今成了AI助手代管手机的关键,却也像一扇没锁牢的门,悄悄把支付密码、聊天记录这些隐私暴露在风险里。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从技术逻辑来看,AI助手要实现自动操作,必须先看见屏幕内容,再模仿人手点击滑动。

无障碍权限恰好能满足这个需求,它能让应用读取屏幕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按钮位置,甚至包括你输入密码时弹出的虚拟键盘。

这种全知全能的特性,在便利和安全之间划开了一道模糊的界限,从已发生的案例到行业现状,都能看出无障碍权限背后的风险。

2025年2月,湖州警方通报了一起仿冒AI软件的诈骗案,诈骗分子伪装成当时爆火的DeepSeek官方,提示用户需要更新新版本。

用户下载安装后,系统弹出请开启无障碍服务的提示,骗子还特意附上不开启就用不了新功能的话术。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不少人没多想就授权了,结果骗子通过无障碍权限远程操控手机,不仅看到了银行卡号、密码,还直接转走了账户里的钱。

无独有偶,同年7月,新华社也报道过类似案件,一款非法软件利用无障碍权限的读屏功能,实时获取用户操作,连输入验证码的过程都看得一清二楚,最终完成转账诈骗。

这两个案例里藏着的关键问题,正好对应了AI助手使用无障碍权限的核心风险。

大多数用户对权限的认知存在盲区,大多数人看到无障碍服务的提示时,只会觉得是使用软件的必要步骤,根本不清楚这个权限能让应用看到多少内容。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就像案例里的受害者,他们以为授权只是为了让AI助手正常工作,没料到会给骗子开了后门。

而且权限一旦开放,第三方APP的隔离墙就失效了。

正常情况下,不同APP之间会互相隔离,比如微信看不到支付宝的内容,外卖软件读不到银行APP的数据。

但无障碍权限能越过这个隔离,让AI助手(或伪装成AI助手的恶意软件)自由读取所有APP的屏幕信息,这就相当于把手机里的隐私全盘托出。

等到事后想再追究责任难度就大了,正如行业技术人员所说,用户跨APP的数据使用本应得到双重授权,但无障碍权限跳过了第三方APP的授权环节,一旦数据被滥用,很难界定是AI助手厂商、第三方APP还是用户自身的责任,受害者往往陷入投诉无门的困境。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面对这些风险,行业并非毫无动作,2025年4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移动互联网服务可访问性安全要求》,明确规定智能体只有获得用户明确授权后,才能启用无障碍服务。

5月,中国信通院又联合荣耀、OPPO、vivo等厂商提出共建终端智能体生态的倡议,计划打通AI助手与第三方APP的交互接口,减少对无障碍权限的依赖。

但问题在于,这些规则都不是强制性的,企业愿意遵守就遵守,不愿意也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

这就导致很多厂商为了节省开发成本、快速抢占市场,依然选择用无障碍权限来实现AI功能。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毕竟,接口方案虽然安全,但需要和每个APP厂商协商适配,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无障碍权限是现成的系统功能,不用依赖其他厂商,能以最快速度推出产品。

这种效率优先、安全滞后的选择,背后是AI助手市场的激烈竞争。

根据Counterpoint的预测,2027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40%,出货量会突破5.22亿部。

MarketsandMarket的数据则显示,AIAgent市场规模会从2024年的51亿美元飙升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4.8%。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没有厂商愿意放慢脚步,但快不应该成为不安全的借口,苹果的做法或许能提供一些参考。

OpenAI和Anthropic的智能体如果需要使用截屏功能,会限定在浏览器或沙盒环境中,避免无限制读取屏幕信息。

可见兼顾快和安全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厂商是否愿意在隐私保护上投入成本。

从用户角度来说,与其等着厂商和监管完善规则,不如先掌握一些实用的避坑方法。

如果一款AI助手只是用来聊天、查天气,却要求开启无障碍权限,就需要提高警惕,这类基础功能根本用不到屏幕读取和自动操作,背后很可能藏着猫腻。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要定期检查手机里的无障碍权限授权情况,安卓手机在设置-无障碍里能看到所有获得该权限的应用,对于长期不用或来源不明的应用,及时关闭权限,相当于关上没锁牢的门。

最后,尽量选择大厂的AI助手产品,虽然不能说大厂绝对安全,但它们在隐私保护上的投入通常更多。

目前,涉及AI助手隐私安全的监管部门包括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但各部门的职能分散,容易出现监管盲区或重复监管的情况。

未来或许可以采取敏捷治理的思路,一边发布专项合规指引,明确厂商在使用无障碍权限时的责任,一边,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针对新出现的风险(比如仿冒AI软件诈骗)及时出台应对措施,避免风险扩散。

小心AI,手机可能正被监视,开通无障碍权限,支付密码或许被偷看

AI助手的核心价值是让生活更方便,但这种方便不该以牺牲隐私为代价。

如何在便利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厂商要把隐私保护当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

监管要建立清晰的规则和惩罚机制,让不安全的产品没有生存空间,用户也要提升对权限的认知,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只有这三方形成合力,才能让AI助手真正成为贴心帮手,而不是监视眼睛。毕竟,我们想要的是解放双手,不是交出隐私,这才是AI技术应该走的方向。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