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9日 11:24 1 aa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一家民营企业以1.15万亿的营收规模,成了国内首个营收破万亿的民营企业,不仅超过华为腾讯,还以164.85亿元的纳税额跻身民企纳税前列。

而且这家企业养着90万员工,光15万全职骑手的社保支出每月就超3亿,这样的重投入到底图什么?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能拿下中国第一大民企的称号,京东1.15万亿的营收规模绝非偶然,这个数字相当于2024年青海省全年GDP的1.2倍,在电商行业里更是独一份的存在。

同为互联网巨头的腾讯,营收刚过6600亿,科技领域的华为,今年重回8000亿级营收,距离万亿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从业务构成看,京东的营收支柱里,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商零售,物流板块贡献也不小。

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的仓库超1500个,覆盖了99%的县级行政区,这种仓配一体的重资产模式,让它在电商竞争里有了独特优势。

比如今年618期间,全国超80%的订单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这也是它能吸引大量企业客户和个人消费者的关键。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纳税方面,京东164.85亿元的纳税额,在民企500强里能排进前20,和蚂蚁科技相比也不逊色。

因为电商行业普遍存在营收高但利润率低的特点,能保持这样的纳税规模,侧面说明京东的业务盘子足够扎实。

而且对比行业里一些靠轻资产模式运营的企业,京东的纳税额和营收规模的匹配度,其实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实力。

但为什么京东营收第一,利润却远不如腾讯?核心原因有两个,重资产模式和对员工的高投入。

京东自建物流、运营仓库,这些固定资产的投入和维护成本,比腾讯靠游戏、广告盈利的轻资产模式高得多。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比如2025年二季度,京东光物流板块的设备更新和仓库扩建,就花了近80亿元。而腾讯的核心业务里,除了服务器等基础投入,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支出,高毛利自然带来高利润。

更关键的是员工成本,截至2025年6月末,京东员工总数突破90万,过去12个月的人力资源支出达到1360亿元,平均每个员工每月收入超1.2万元。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这其中,15万全职骑手是重点,和行业里多数外包骑手不同,京东给所有全职骑手都缴纳五险一金,按每人每月2000元左右的社保标准算,光这部分支出每月就超过3亿元。

那为什么不采用更省钱的外包模式?从行业背景看,目前国内外卖骑手的社保覆盖率不足30%,很多企业靠外包降低成本,但京东却坚持全职用工。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这种选择虽然拉低了短期利润,却让骑手有了稳定的保障,比如北京的骑手王师傅就说,“缴了社保能领失业金、将来有养老金,比打零工踏实多了”,这种对员工的担当,其实也是京东能留住大量基层人才的重要原因。

京东登顶的同时,2025年民企500强榜单里,科技和汽车行业的表现也很亮眼,形成了第一之外有强者的梯队格局。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科技领域里,华为的回归最让人关注,2019年前,华为曾连续多年蝉联民企第一,受外部制裁后营收跌至6000亿级,如今靠自主研发重新站上8620亿营收台阶,预计今年能突破9000亿。

支撑这份增长的,是华为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的突破,比如自研的麒麟芯片产能逐步恢复,鸿蒙系统在手机和智能设备上的装机量已超8亿台,这些技术积累让它在高端市场重新站稳脚跟。

汽车行业则成了民企新的增长极,比亚迪以7771亿营收位居第五,不仅是国内营收最高的车企,上半年销量还达到214万辆,是唯一突破200万辆的国内车企。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而且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超过80%,旗下刀片电池的安全性能,让它在全球市场都有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榜里,比亚迪排第七,仅次于丰田、大众等传统巨头。

紧随其后的吉利控股,营收5748亿位居第八,上半年销量193万辆,全球排名第八。

这两家车企能进入全球前十,打破了欧美日韩车企长期垄断的格局,也让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时代有了更多话语权。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而腾讯虽然营收不如京东、华为,却以2227亿的净利润稳居利润第一,堪比四大行,它的高利润主要来自游戏和企业服务业务,比如今年二季度,腾讯海外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8%,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拿下营收第一后,京东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在国内的外卖行业和海外市场两个新战场上发力。

今年二季度,京东外卖亏损了147亿元,不少市场声音觉得不划算,但京东的思路很清晰,外卖能带来巨大的线下流量,这些流量可以反哺电商业务。

比如用户在点外卖时,可能会顺便在京东买日用品,这种外卖加零售的联动,是抖音买流量换不来的。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目前京东外卖已经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主打的30分钟达靠的就是自建物流的优势,和美团的众包运力、淘宝闪购的第三方合作形成差异化竞争。

这场外卖三国杀里,美团的压力最大,二季度净利润14.9亿,同比暴跌89%。

过去美团靠外卖业务躺着挣钱,现在京东入局后,不仅要应对价格补贴,还要在配送时效上比拼,利润下滑在所难免。

但从长期看,这种竞争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比如今年夏天,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外卖平均配送时间,比去年缩短了5分钟左右。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除了国内,京东还在加速布局海外,在中东,它和当地电商平台Noon合作,利用对方的本地资源和自己的物流经验,推出了次日达服务。

在欧洲,京东物流在德国、法国建立了海外仓,主要服务中国品牌的出海需求,比如浙江的家电企业通过京东海外仓,把交货时间从原来的45天缩短到7天。

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1.15万亿,超过华为腾讯,年纳税百亿元

不止京东,美团、滴滴也在拓展海外业务,美团在越南试水外卖业务,滴滴在拉美优化打车算法,这些民企从国内内卷到走向海外,其实是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体现。

从营收万亿登顶,到90万员工的保障,再到海外市场的突破,京东这个中国第一大民企,不仅靠规模取胜,更靠责任和布局赢得长期发展的可能。

未来不管是外卖行业的竞争,还是海外市场的拓展,这些民企的动作都值得关注,它们的成长,其实也是中国经济活力的缩影。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