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我国油气计量领域首个国标!填补球罐容积标定领域ISO标准空白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2日 00:22 0 aa

近日,由石科院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3505:2025《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球形罐容积标定 光电外测距法》正式发布,填补了国际标准准化组织(ISO)在球罐容积标定领域的标准空白。

这是我国在油气计量领域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制定国际标准的“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深入参与全球能源计量规则体系。

破解行业痛点:

打破传统方法局限,填补国际标准空白

我国油气计量领域首个国标!填补球罐容积标定领域ISO标准空白

球形罐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压缩及液化气体的储运设备,也是确定罐内液体和气体量的计量设备,其容积标定决定罐内产品数量的测量准确度,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此前,球形罐容积标定的ISO标准处于长期空白,世界普遍按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STD 2552的“围尺法”标定球罐,测量人员通过高空围尺获取球罐周长,操作性不易保证测量精度,费时费力,对球罐工况的适应性差,难以满足现代能源产业对高效、安全、精准计量的迫切需求。

中国方案闪耀:

光电测距技术引领罐容标定革命

ISO 23505采用的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在测量领域通用并在立式罐标定中普遍使用,通过距球罐一定位置且无需上罐的间接方式,对球心及切线方向测角和/或测距,计算覆盖球罐多组圆周的多条半径,进而获得球罐平均半径、总容积和部分容积。创新性给出了球心定位、切线与球心方向夹角及球罐半径测算的标准方案。

我国油气计量领域首个国标!填补球罐容积标定领域ISO标准空白

光电外测距法测量球罐容积示意图

与传统方法相比,ISO 23505的技术优势包括:

效率跃升:自动测量,无需上罐,球心定位及测量简单快速,对准切线测量可一键计算半径,测量效率提高4倍以上;

操作安全:非接触外测避免了高空作业风险;

精准可靠:全站仪自动测量和数据处理的精准性,确保通过标准化操作实现具有代表性球罐半径的测量与计算;

门槛降低: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操作性好,降低了对标定人员专业技能的过度依赖,更易于推广和应用。

ISO 23505弥补了传统方法的诸多不足,实现了标定高效且精准可控,可助力国际球罐容积标定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并为行业进步注入强大动能。

十年磨一剑:

从中国方案到全球共识

2003年,中石化石科院成功研发通过光电测距仪外测标定球罐容积的方法,形成发明专利并制定为国家标准(GB/T 19780-2005),在国内二十余载的使用效果,充分验证了其科学性、先进性及可行性,完全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

2023年7月,石科院向ISO/TC28/SC2(石油及相关产品计量)提出ISO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计划将该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并推荐专利发明人和国家标准起草人魏进祥作该ISO项目负责人(Project Leader)。

2023年7月至2025年7月,石科院作为标准起草单位,在ISO对各级标准草案的多轮投票中,历经了标准立项答辩、标准多次修改完善,通过与多国进行技术沟通、获取国际技术人员认可等,最终争取到成员国的认可及称赞,形成了规范、严谨和可实施的标准文本。

2025年8月4日,该标准顺利发布实施,为全球能源贸易提供更精准、高效、统一的计量依据,可有力维护贸易公平,降低结算风险,实现了“中国方法”走出去,为世界提供安全、快速、精准的球罐标定方案。

我国油气计量领域首个国标!填补球罐容积标定领域ISO标准空白

来源:中国石化石科院、经燕化工平台网络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国油气计量领域首个国标!填补球罐容积标定领域ISO标准空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