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潮评赛丨百岁院士被蹭合影,如此“傍名人”当休矣

AI科技 2025年10月12日 23:46 0 aa

潮新闻客户端 潮评赛选手 陈剑宇

潮评赛丨百岁院士被蹭合影,如此“傍名人”当休矣

近日,一则关于百岁院士钟世镇的严正声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我国解剖学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在其百岁寿辰庆典期间,遭遇五人冒名闯入并违规拍摄影像资料,随后这些影像被用于不当宣传。声明中,钟院士明确指出与涉事者杨炯“不存在师生关系”。这一事件不仅侵犯了钟院士的个人权益,更折射出一个令人忧心的社会现象:当今社会,“金字招牌”似乎比科学本身更具说服力,而这种扭曲的价值认知正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公众利益。

自古以来,无论是行军打仗讲究的“师出有名”,还是民间流行的“借钟馗打鬼”,都体现了人们对权威和名望的借重。在传统社会,这种行为多停留在心理慰藉和策略层面,借名者往往只是为自身行动寻求一种合法性支撑,鲜少以此行欺世盗名之事。

然而,在“流量为王”的今天,这种“借”文化已然异化为一种赤裸裸的利益工具。从钟院士声明中可见,杨炯等五人通过精心策划,冒领庆典服装,纠缠拍摄合影视频,随后将影像资料置顶于朋友圈和工作场所,刻意营造出一种“师出名门”的假象。

对此,当事人杨炯回应称,其名下公司“没有拿院士旗号牟利”,在活动后有人联系他称侵犯相关权益时,就“删除了朋友圈”。这一说法试图将事件定性为无意识的社交行为,但却难以解释其作为广东某肝病研究所和广州某肝诊所有限公司法人的身份与参加医学泰斗寿宴并高调发布合影之间的微妙联系。

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何“蹭名人”“傍院士”的行为屡禁不止?其根源仍在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权威崇拜”心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普通民众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于是倾向于依赖“权威”作为决策捷径。这种心理本属正常,但当它走向极端,就会演变为盲目信任“金字招牌”而忽视科学实质的倾向。

钟世镇院士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作为一名医学领域的专家,他深知若自己的名声被当作招牌行不法之事,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医疗领域尤为如此,患者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更容易被“院士合影”“专家推荐”等招牌所迷惑。即使杨炯声称未直接牟利,但这些合影在朋友圈和执业场所的展示,客观上已经构成了某种形式的背书。

在此类事件中,“未直接牟利”往往成为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涉事方可以声称没有直接的经济交易,却难以否认其中蕴含的形象提升、人脉拓展、信用背书等潜在利益。对于医疗机构负责人而言,与医学泰斗的亲密合影,即使用于社交展示,也可能在无形中提升其专业可信度。

科学的价值在于其真实,而非附着其上的光环;真理的力量源于其本质,而非推崇它的人的地位。当我们学会尊重科学而非仅仅崇拜“金字招牌”,社会才能走向更加理性的未来。对于学术界而言,维护学术的纯粹性,需要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真理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湖南工业大学学生)

潮评赛丨百岁院士被蹭合影,如此“傍名人”当休矣

潮评别光吃瓜,输出高见;青评出击,不平就鸣。潮评大奖等你来拿。去圈子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