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是“全球首秀、亚洲首展、中国首发”的重要舞台。本周举行的第八届进博会展示了461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以及这些高精尖科创成果带来的产业新图景...
2025-11-08 0
未来手机的形态演进之路,正呈现出泾渭分明的技术分野。华为押注折叠屏赛道持续深耕,从双折到三折不断突破屏幕延展的边界;但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巨头的苹果,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赛道——极致超薄。然而这场曾引发行业跟风的“超薄风潮”,如今却在市场反馈中逐渐降温,留给行业一串值得深思的问号。
2025年9月,苹果在未涉足折叠屏领域的情况下,推出了主打“极致轻薄”的。这款机型以5.6毫米的机身厚度、165克的重量,刷新了当时旗舰机的轻薄纪录,也迅速点燃了行业热情——主流国产厂商纷纷跟进,多款超薄机型密集立项。但市场很快给出了冰冷的回应,这场风潮尚未燎原便遭遇“倒春寒”。
作为行业风向标,苹果iPhone Air的市场表现本被寄予厚望,最终却沦为“反向标杆”。2025年上市后,该机首周激活量仅约5万台,远低于内部预期的20万台,被业内评价为“旗舰级产品中的惨淡表现”。预售端的反差更为直观:其发货周期始终保持“现货即发”,与同期iPhone 17 Pro系列“一机难求”的火爆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市场遇冷直接传导至供应链。因需求远低于预期,苹果已启动产能缩减计划:2025年底前将iPhone Air产量削减约100万台,2026年第一季度产能更是预计削减80%以上,生产线资源被优先调配给销量更稳定的iPhone 17标准版。这场由苹果引领的“超薄实验”,以阶段性失败暂告段落。
深入拆解失利原因,三重矛盾构成了iPhone Air的致命短板:
功能妥协与核心需求的失衡是首要症结。为实现5.6毫米的超薄机身,苹果不得不对核心配置“动刀”——电池容量压缩至3000mAh以下,比iPhone 17标准版少近20%;后置影像模组仅保留双摄,砍掉了长焦镜头和激光雷达模块。而在当下的使用场景中,续航能力和拍照性能正是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一天两充”的续航焦虑和残缺的影像体验,让多数潜在用户望而却步。
eSIM落地的政策壁垒进一步放大了体验短板。iPhone Air仅支持eSIM模式,但国内政策要求eSIM必须线下实名认证激活。这一规定让eSIM“免插卡、更便捷”的核心优势完全失效,反而增加了用户“跑营业厅”的时间成本,不少消费者因激活流程繁琐直接放弃购买。
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尴尬则让其陷入市场真空。iPhone Air定价介于iPhone 17标准版(约5999元)与Pro系列(约8999元)之间,定格在7499元。这个价格既无法吸引追求性价比的入门用户——同价位可买到配置更全的国产旗舰;也难以打动高端消费者——Pro系列的满血配置和品牌溢价显然更具吸引力。
苹果的失利并非个例。网传信息显示,三星已正式叫停S25 Edge超薄产品线,取消下一代S26 Edge发布计划,转而重启代号“M Plus”的S26+研发,将资源集中于更受市场认可的Ultra机型。巨头们的集体撤退,为超薄赛道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行业跟风潮中,国产头部品牌小米的态度尤为值得关注。此前有消息称小米已启动超薄机型研发,但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的公开表态,释放了明确的“观望信号”。他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从设计角度看,Air类超薄手机是大胆创新,但极致轻薄必然带来续航、散热、性能、相机等体验牺牲;从销售数据看,这类产品目前仍属小众,更关键的是要看长期用户留存率。”
这番表态背后,是小米对市场规律的精准判断。在苹果、三星等巨头已“试错”的前提下,小米选择暂缓跟进,本质是避免陷入“创新陷阱”——盲目追求技术噱头而忽视用户真实需求。当前超薄手机市场尚未形成稳定需求,消费者对“轻薄”的溢价接受度有限,此时贸然入局可能面临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的失衡。这种“先观察再出手”的策略,与其说是保守,不如说是对市场和用户的敬畏。
苹果折戟、小米观望的背后,是超薄手机难以突破的三大硬伤,这也是其“叫好不叫座”的根本原因:
硬伤一:设计与功能的天然矛盾。手机内部空间本就寸土寸金,超薄设计必然挤压核心部件的“生存空间”。电池容量、散热模组、影像传感器等关键配置,都需要足够的物理空间支撑性能。当前技术下,“极致轻薄”与“全面功能”仍无法兼顾,而消费者显然更愿意为后者买单。
硬伤二:体验细节的全面妥协。除了核心功能,超薄设计还会引发连锁体验问题:机身过薄可能导致握持时“硌手”,降低舒适度;散热空间不足会让处理器在高负载运行时频繁降频,出现“玩游戏卡顿”“视频通话发热”等问题;甚至部分机型为减重采用更轻薄的机身材质,导致抗摔性能下降。
硬伤三:市场定位的精准性缺失。超薄机型的研发和工艺成本较高,必然导致定价上探,但目标客群却极为模糊。追求“轻薄便携”的用户多为女性或商务人士,前者更关注颜值与性价比,后者更看重续航与安全性,而超薄机型往往无法同时满足这两类需求。定位模糊直接导致市场受众狭窄,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025年的“超薄风潮”,本质是一场脱离用户需求的技术狂欢。当厂商把“超薄”当作核心卖点时,却忽视了手机作为“工具”的本质属性——消费者需要的是“好用的手机”,而非“只是薄的手机”。苹果的失利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创新从来不是技术参数的孤芳自赏,而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
对于想体验超薄手机却担心“踩坑”的消费者,零零享推出的“先租后买、可租可购”模式提供了新选择。无需一次性投入高昂成本,通过短期租赁即可亲身体验超薄机型的优劣,再决定是否购买,让科技尝鲜更灵活、更省心。
相关文章
进博会是“全球首秀、亚洲首展、中国首发”的重要舞台。本周举行的第八届进博会展示了461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以及这些高精尖科创成果带来的产业新图景...
2025-11-08 0
【华为李文广:预计2027年实现城区L4规模商用】财联社11月8日电,在日前举办的第一届自动驾驶生态论坛上,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判断,预计20...
2025-11-08 0
未来手机的形态演进之路,正呈现出泾渭分明的技术分野。华为押注折叠屏赛道持续深耕,从双折到三折不断突破屏幕延展的边界;但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巨头的苹果...
2025-11-08 0
【来源:光明网】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行主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联合国主管经济...
2025-11-08 0
【来源:光明网】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在峰会主论坛的“六小龙乌镇对话”环节,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浙...
2025-11-08 1
作为OPPO2025年的全新旗舰机型,OPPO Find X9 Pro经过一番打磨与创新,整体体验再上新台阶。从整机的硬件表现来看,优点大于缺点,搭载...
2025-11-08 1
近日关于“网易云音乐迟迟不适配鸿蒙”引发热议。对此,网易云音乐回应新浪科技称“(网易云音乐客户端)目前暂未适配鸿蒙。”谈及还未适配的原因,其表示,“产...
2025-11-08 0
信息来源:https://scitechdaily.com/nasas-perseverance-rover-reveals-mars-watery-...
2025-11-08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