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四川叶巴滩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首批机组投产在即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4日 10:24 0 aa

四川叶巴滩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首批机组投产在即

工程建设重大节点顺利完成

2025年10月13日,金沙江上游控制性工程——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成功实现下闸蓄水,标志着这座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正式进入投产发电的冲刺阶段。作为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电站和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叶巴滩水电站的下闸蓄水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为首批机组按期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电站位于四川省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交界处,是"西电东送"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骨干电源点,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技术参数与工程规模达到世界级水平

叶巴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最大坝高217米,是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特高拱坝工程。水库总库容达10.8亿立方米,相当于70多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正常蓄水位高程2889米。电站地下厂房埋深达480米,总容量36.5万立方米,最大地应力达到37.57兆帕,相当于海底3600米水深压力,工程技术难度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罕见。电站建设过程中克服了高寒、高海拔、高地应力、高埋深和大跨度地下厂房等"五高一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蓄水过程分阶段科学实施

叶巴滩水电站蓄水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科学推进。第一阶段将水位蓄至死水位2855米高程,为2025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创造必要条件;第二阶段预计到2026年10月,将水位逐步提升至正常蓄水位2889米,届时可充分发挥金沙江上游梯级电站联合调度运行能力,最大化发挥电站综合效益。这种分阶段蓄水方案既保证了机组按期投产,又确保了水库蓄水过程的安全可控,体现了科学严谨的工程建设理念。

机组安装工作有序推进

自2025年初以来,叶巴滩水电站机组安装工作快速推进。1月1日,首台机组定子顺利完成吊装工作,标志着机组安装进入关键阶段。4月25日,首台机组转轮成功吊装,机组全面进入水轮机正式安装阶段。6月24日,首台机组转子吊装成功,为后续机组总装和调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重要节点的顺利完成,充分证明了参建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组织能力,为确保年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程建设克服极端环境挑战

叶巴滩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积极克服高原高海拔、低压缺氧和严寒干燥等恶劣自然环境,攻克了高坝抗震、冬季连续施工、温控防裂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在混凝土施工方面,建设团队采用智能温控技术,实现混凝土全年无间歇浇筑,累计浇筑量达171万立方米,创造了特高拱坝混凝土浇筑无温度裂缝的世界纪录。这一成就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也为类似环境条件下的重大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清洁能源效益显著

叶巴滩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可达102.0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7万吨。电站生产的清洁电能将通过世界首条大容量水光互补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消纳,有效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作为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巴滩水电站还将发挥重要的梯级补偿效益,提高整个金沙江流域水能资源利用效率。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在叶巴滩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形成了一整套高海拔地区特高拱坝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成果包括高寒地区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高应力条件下地下洞室群施工技术、高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等,为我国后续类似环境条件下的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特别是在大坝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电站成功取出了超过38米长的混凝土芯样,创造了同类工程的新纪录。

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和精细化的施工管理,叶巴滩水电站工程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水平。大坝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温度裂缝,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达到设计标准。机电设备安装精度符合规范要求,为机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建设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创造了高原地区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典范。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到位

叶巴滩水电站建设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了鱼类增殖放流、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最大限度减少了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电站还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水质、大气、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各项环保指标达标。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叶巴滩水电站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建设期间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电站建成投产后,将为地方提供稳定的税收来源,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电站建设还改善了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程建设组织管理高效

在叶巴滩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通过采用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精细化管控。建立了一整套适应高原环境特点的建设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了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这种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为类似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设备制造与供应保障有力

叶巴滩水电站主要机电设备均由国内制造企业提供,设备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设备供应保障体系,确保了设备按时到场和安装进度。设备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国内制造企业的参与也促进了我国重大装备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

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完成

叶巴滩水电站建设涉及的移民安置工作已顺利完成,所有移民都得到妥善安置。通过实施科学的移民安置规划,建设了完善的安置区基础设施,为移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移民安置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移民意愿,保障移民合法权益,确保了移民安置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

安全生产管理成效显著

叶巴滩水电站建设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放在首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监管,确保了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稳定。针对高原环境特点,制定了专项安全生产措施,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和健康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成果丰硕

通过叶巴滩水电站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水电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水电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这些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成果将为我国水电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工程建设资金保障到位

叶巴滩水电站建设资金得到充分保障,各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支持。通过科学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性目标。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为类似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验收准备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叶巴滩水电站各项验收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工程档案资料整理、专项验收、竣工决算等工作稳步推进,为工程最终竣工验收做好充分准备。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电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数据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参建单位公开信息及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资料。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