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AI科技 2025年09月21日 17:22 0 aa

编辑 文聪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于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标注了文献来源和截图,请悉知。

前言

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算力就像粮食一样重要。没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再聪明的AI模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2025年秋天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上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万卡集群技术,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发布,更像是向全球宣告:在AI算力的赛道上,中国企业不再是追赶者。那么华为这次的新技术能够撼动英伟达的霸主地位吗?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超节点:让万张芯片像一台电脑那样工作

要理解华为的技术突破,得先明白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需要这么多计算卡?

今天的AI大模型动辄需要处理数千亿个参数,训练一个顶级模型的计算量,相当于一台普通电脑不眠不休运算几千年。所以,科技公司们不得不把成千上万张计算卡连接起来,共同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但问题来了。把一万张计算卡简单地堆在一起,就像把一万个厨师塞进一个厨房,如果没有合理的分工和协调,结果只会是一团糟。这就是传统AI集群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让这些计算卡高效协作。

简而言之将数千张计算卡整合为一个统一系统,使它们仿若一台超级计算机般实现协同运作,如此便能发挥出更强大的计算效能。

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把算力比作马力,这相当于把六千多匹赛马的力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让它们各跑各的。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更强大的Atlas 960则把这个数字推到了15488张,算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0 EFLOPS(在FP4精度下)。要知道,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英伟达NVL144系统只能支持144张计算卡的互联,华为直接把这个数字提升了两个数量级。

这种规模的提升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在AI训练中,模型越大,需要的计算卡越多,而计算卡之间的协同效率直接决定了训练速度。华为的超节点架构,相当于把原本需要几个月的训练时间压缩到几周甚至几天。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灵衢协议

在传统的计算集群中,数据传输就像城市交通,计算卡越多,"堵车"现象越严重。每张计算卡都在产生和需要海量数据,如果传输跟不上,再强的计算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它不是简单地增加带宽,而是重新设计了整个数据传输的逻辑。

Atlas 960的互联带宽达到34PB/s,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打个比方如果把数据比作水流,这个带宽相当于每秒钟可以传输整个互联网上一天产生的数据量。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深远的考虑。在AI计算领域,英伟达的CUDA生态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全球绝大多数AI开发者都在使用CUDA编程。华为通过开放灵衢协议,实际上是在邀请全球的硬件厂商一起,构建一个新的技术生态。

这就像当年安卓系统对抗苹果iOS的策略——通过开放赢得更多盟友。不同的是这次战场在更底层的硬件互联协议上。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自研HBM

在整个万卡集群技术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极其重要的突破——华为自研的HBM(高带宽内存)技术。

HBM就像是计算卡的"工作台",所有需要处理的数据都要先放在这里。传统的内存技术就像一个狭窄的工作台,数据多了就放不下,只能排队等待。而HBM则像是一个超大的工作台,可以同时处理更多数据。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到了昇腾960阶段,这个数字将提升到9.6TB/s。更夸张的是昇腾950DT,内存容量达到288GB,几乎是目前主流产品的三倍。

为什么要自研HBM?原因很简单,这项技术目前主要掌握在韩国企业手中,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依赖进口存在巨大风险。华为通过自研,不仅解决了供应链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芯片架构进行定制优化。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竞争格局

这就像微软的Windows系统,即使有更好的替代品出现,用户的转换成本也是巨大的。

但华为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是本土市场的支撑。2024年以来,中国各地的智算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对大规模算力的需求急剧增长。

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即使是特供的H20芯片,性能也大打折扣。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其次是成本优势。虽然华为没有公布具体价格,但从产业链分析来看,在同等性能下,华为的解决方案成本可能只有英伟达的60-70%。对于动辄投资数十亿的AI计算中心来说,这个差异相当可观。

这种策略在历史上不乏成功案例,比如当年的分布式计算战胜大型机,云计算颠覆传统IT架构。

国产AI算力雄起,华为超节点架构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胜算几何?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