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AI科技 2025年09月21日 17:22 0 admin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2025年下半年,长期在AI软件领域领跑的OpenAI,突然在硬件赛道加快了脚步,而这波动作里,中国企业与苹果前员工成了关键角色。

先是敲定中国果链龙头立讯精密,负责组装2026-2027年上市的口袋大小AI硬件.

然后和歌尔洽谈组件合作,同时从苹果挖走20多名硬件核心人才。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这套找成熟供应链+挖资深人才的操作,看似把行业里的优质资源都整合到了一起。

但里面有值得探讨的逻辑,也有不少需要厘清的疑问,甚至能从过往行业案例里找到相似的发展脉络。

OpenAI为什么选择立讯精密,有什么的合理性,怎么会舍近求远?毕竟本土合作在沟通效率、地域协同上似乎更有优势。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但只要了解立讯的硬实力,就会发现这种担心其实站不住脚,立讯可不是普通代工厂,它跟着苹果深耕多年。

从iPhone、AirPods到VisionPro这类高精密产品,一路打磨出了对质量、良率、工艺的极致把控能力,苹果对产品的苛刻要求,早就把立讯的生产标准提了上来。

而OpenAI要做的口袋大小AI硬件,既要集成上下文感知功能,还要适配GPT-5模型。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对组装精度、元器件整合的要求只会更高,立讯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是短期内能被替代的。

更重要的是,立讯在多个国家布局了生产与研发中心,能应对大规模订单需求,这对OpenAI想抢占AI硬件先机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人才挖角挖走20多名苹果员工,真能帮OpenAI搞定AI硬件吗?会不会只是挖了人却带不走核心技术?

这种顾虑忽略了人才背后的经验沉淀,这些跳槽者里,有在苹果任职15年、参与过Siri设计的老将,也有AppleWatch的高级负责人。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他们并非只懂单一环节的技术执行者,而是熟悉苹果从硬件设计、制造流程到品质验证的全链条逻辑。

AI硬件和普通消费电子不同,它需要软硬件深度协同,还要整合多种传感器,这些苹果前员工的经验,能帮OpenAI避开很多坑,比单纯的技术图纸更有价值。

而且回顾立讯的发展轨迹,会发现它不是满足于代加工的企业。

最初做电脑连接器,后来通过收购切入苹果供应链做AirPods,再到收购纬创进入iPhone整机组装、联合奇瑞布局汽车电子,每一次合作,立讯都在借机积累新能力。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这次和OpenAI合作AI硬件,对它来说是切入新赛道的契机,AI硬件需要整合智能交互、传感器适配等新技术。

立讯在合作中能接触到AI硬件的设计逻辑与市场需求,慢慢从组装商向AI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要是合作成功,后续可能会有更多AI企业找上门,这对它摆脱单一客户依赖、打开新市场,有着长远意义。

当前AI硬件赛道竞争已逐渐升温,谁能更快推出成熟产品,谁就能抢占先发优势。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OpenAI的核心优势在AI模型与软件生态,硬件并非其强项,与其从零开始建团队、搭供应链,不如找有成熟能力的伙伴合作。

立讯的生产能力加上苹果前员工的设计经验,相当于帮它快速补齐硬件短板,让它能把精力集中在擅长的模型适配、用户体验优化上。

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在科技圈并不新鲜,比如当年苹果选择富士康代工,也是因为自身不擅长大规模生产,而富士康的产能与工艺能帮它解决痛点,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就像京东方的崛起,也带动了国内显示屏上下游企业的发展,而立讯若能通过与OpenAI的合作提升AI硬件能力,或许也能带动国内相关元器件企业的进步。

再看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同样能印证这种逻辑,当年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建厂,急需找到能快速提供高质量电池的供应商。

而宁德时代虽然在国内已有规模,但需要通过与国际品牌合作,证明自己的技术与产能。

双方合作后,宁德时代根据特斯拉的车型需求,优化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与快充速度,同时扩建产能,满足特斯拉的大规模订单。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而特斯拉也因为有了稳定的电池供应,在中国市场快速推进生产,销量大幅增长。

后来,宁德时代不仅成了特斯拉的核心供应商,还把业务拓展到了全球多个车企,而特斯拉也借助宁德时代的电池,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这两个案例都说明,在科技产业中,优质需求能倒逼供应升级,而成熟供应能支撑需求落地。

OpenAI的AI硬件需求,对精度、产能的要求很高,这种优质需求能推动立讯在AI硬件领域的技术迭代。

而立讯的成熟产能,又能帮OpenAI快速把产品从设计推向市场,避免陷入设计再好也造不出来的困境。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这种相互成就的关系,正是当下AI硬件赛道需要的,毕竟AI硬件不是纸上谈兵,需要软件、硬件、供应链的高度协同,单一企业很难包揽所有环节。

立讯能被OpenAI选中,也说明中国供应链在全球科技产业中的地位正在提升。

过去,中国供应链常被贴上中低端代工的标签,但现在像立讯这样的企业,已经具备了承接高精密、高复杂度产品的能力,甚至能满足AI硬件这种新兴领域的需求。

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制造业多年积累的体现,从基础的工艺打磨,到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再到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些都成了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

中国获国际认可,苹果人才要跑路!20多人跳槽,还带走核心技术?

未来,随着AI硬件、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中国供应链可能会迎来更多类似合作机会,而这些机会又会反过来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端、更智能的方向升级。

OpenAI选择立讯精密、挖角苹果人才,不是一次偶然的资源拼凑,而是基于自身优势、市场需求与供应链能力的理性决策。

这背后既体现了科技行业协同共赢的趋势,也反映了中国供应链的实力提升,这种模式可能会开启AI硬件赛道的新篇章,让更多企业意识到整合资源比单打独斗更高效。

对立讯这样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证明自身能力的机会,也是向全球AI硬件核心合作伙伴转型的关键一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