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大岩遗址最新科技分析结果发布 刷新人类对早期材料科学的认知

AI科技 2025年10月20日 21:08 0 aa

  10月15日,第三届世界材料大会、第九届世界材料高峰论坛暨国际材联亚洲材料大会2025“人类材料科学起源与演化”分论坛在桂林市临桂区举行,来自国内考古学、材料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走访大岩遗址、甑皮岩遗址,并结合论坛讲座交流,共同开启一场跨越万年的材料对话。

大岩遗址最新科技分析结果发布 刷新人类对早期材料科学的认知

会议现场 摄影 黄海健

  作为本次世界材料大会的特色和亮点之一,“人类材料科学起源与演化”分论坛是2023年首届世界材料大会举办以来首次设立的文物考古与材料科技结合的分论坛。桂林作为目前中国发现万年陶器考古遗址点最多的城市,其大岩、甑皮岩、庙岩三个遗址均发现了距今万年以上的夹砂陶器,这些古老的陶器见证了人类新材料发明创造的起源,开启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新纪元。

  活动当天,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上海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宏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付永旭在内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前往大岩遗址、甑皮岩遗址考察调研。大岩遗址有A、B两个洞口,其中B洞连接着桂林环城水系与湘桂江的暗河,A洞口朝北,洞口天花板平整如天然天花板,地上散落着许多先民吃食过的螺丝壳,部分螺丝壳的屁股被剪去一小部分,与泥土已风化。

大岩遗址最新科技分析结果发布 刷新人类对早期材料科学的认知

大岩遗址最新科技分析结果发布 刷新人类对早期材料科学的认知

专家学者们探讨交流大岩遗址 摄影 王战飞

  随后,专家学者们前往甑皮岩遗址。在甑皮岩遗址展示馆,临时展出的大岩遗址出土的三块陶片吸引了专家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其外形、质地,特别是清晰可见石英掺合料,为研究早期陶器原料配方与制作工艺提供了非常珍贵实物线索。

大岩遗址最新科技分析结果发布 刷新人类对早期材料科学的认知

参与活动的外国留学生参观甑皮岩遗址 摄影 王战飞

  据介绍,大岩遗址于199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桂林调查时发现,并于2000年下半年进行了第一次科学发掘,2012年又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两次发掘出土了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据专家介绍,大岩遗址的考古成果极为重要,它第一次以清晰的考古地层完整、系统地建立了桂林地区从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三四千年的历史文化框架,同时发现了人类陶器从无到有产生过程中的陶泥和陶器标本,极大地丰富了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内涵。大岩遗址洞口朝北的现象,体现大岩遗址先民适应与利用自然环境而居的智慧,也颠覆了人类洞穴遗址洞口朝北方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传统认知。

  在下午的分论坛上,一系列关于桂林史前陶器的最新科技分析报告相继发布,揭示了令人瞩目的发现。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主任杨益民发布了《桂林大岩遗址出土陶器的科技分析》。他透露,研究团队在对大岩遗址出土的陶片进行检测时,发现其中一片陶器的过火温度可能达到了800度。这一发现令人震惊,因为以往在北方地区发现的同期陶器温度只有四五百度。杨益民表示,这一温度上的突破为研究早期陶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性能提供了新的线索,未来将更加系统地采集土样及陶片埋藏环境的土样,以分析陶器的原料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龙飞则对甑皮岩遗址前4期的陶片进行了无损分析,并发布了《桂林是史前陶器发祥地——甑皮岩遗址清晰呈现材料设计思维雏形》。龙飞介绍,研究发现1.2万年前的桂林先民已具备主动设计思维,他们将泥料与石英质材料混合加工制作陶片,且从第一期到第四期,陶片中的石英颗粒逐步细化,陶坯致密度与掺和料均匀性持续提升,直观呈现了制陶工艺的迭代轨迹。此外,第一期陶坯内壁的冲刷痕及含絮状物的扩散空腔,或可以为认识陶器功能提供证据,这一发现证实了先民不仅具备材料设计能力,还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创新。

  “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陶器采用了黏土与石英砂6:4的精确配比,这种有意识的材料复合行为标志着人类从‘自然材料利用’转向‘合成材料创造’的质变,比单一材料加工更具科学性。”罗宏杰对桂林遗址出土陶器的掺和料配比印象深刻。他强调,在12,000年至15,000年前,在很多地区还都是原始森林,几乎没有可以供早期人类居住的地方的情况下,桂林大岩、甑皮岩等溶洞,为早期人类提供了冬暖夏凉的理想居住环境,这一环境甚至达到了现代人生活的环境,促进了古代人类的智力发展与文明进程。

  “此次分论坛的举办,让与会专家深入了解了桂林史前文明的辉煌,加深了学术界对大岩遗址文化内涵的认识,也为认识世界材料科学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付永旭表示,大岩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联合多学科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大岩遗址出土文物资料,向学术界和大众阐释大岩遗址文化价值。

  临桂区区长何兵表示,下一步,临桂区将进一步夯实桂林作为人类文明起源的实证,深入挖掘大岩遗址成果,争取将其列入广西乃至国家的重大考古规划,为打造史前人类遗址国家公园、提升桂林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影响力奠定基础。后续,临桂区将联合有关单位,通过考古与材料、科技等多学科融合,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人类材料科学的起源与演化,汲取万年智慧,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人类的文明与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文 黄海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