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3日 10:55 1 aa

文 | 青茶

前言

2025年,中国商界迎来历史性时刻——京东以1.15万亿元营收,正式超越阿里、华为,成为新的“民营一哥”。

不仅营收领先,京东员工突破90万,正迈向百万大关,成为国内最大民企雇主,在就业、社保和社会责任上影响深远。

你觉得,京东能稳坐这个头把交椅多久?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京东营收登顶

京东成为中国第一大民企,这背后的核心是“规模与体量”的双重突破。

在最新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京东的营收达到1.15万亿元,成为唯一一家突破万亿的企业。

这一成绩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而是京东在电商零售、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和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多年积累的集中爆发。

要知道,在过去十年,电商格局一度被认为是阿里一家独大。

天猫和淘宝牢牢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京东常常被视为“挑战者”。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但现实却证明,京东凭借自建物流、正品保障以及重资产模式,逐步建立起了核心壁垒。

如今,当其他企业还在为“烧钱换市场”苦苦挣扎时,京东已经凭借体系化的运营实现了正向循环。

京东营收的增长,来源于几个方面。先是电商主业的稳定增长,消费升级带动更多高品质订单,京东的正品心智成为用户首选。

京东物流的独立化运作,反过来强化了主业的竞争力,形成了闭环。

京东外卖、即时零售的扩张带来了全新的流量入口,虽然短期亏损严重,但在东哥的战略眼中,这是一场必须要打的仗。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截至2025年6月底,京东员工数量超过90万人,预计很快会突破百万。

这意味着京东不仅仅是一家电商企业,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就业“蓄水池”。

这些员工不仅覆盖一线城市,还深入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域,京东通过全职骑手和仓储物流岗位,把数十万人纳入“五险一金”的体系,这在互联网行业极为罕见。

要知道,行业中不少平台仍以“灵活用工”为主,回避社保责任,而京东则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承担了巨额成本。

这也是京东利润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数据显示,京东虽然营收突破万亿,但净利润仅在400亿元左右,远不及腾讯的2227亿元,也不如阿里的700多亿元。

但换个角度看,京东选择的是“长远路线”。

在当前社会呼唤稳定就业和公平保障的大背景下,京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口碑,也在潜移默化地积累未来竞争的软实力。

当下的中国,民企不仅要看营收和利润,更要看社会价值。

京东的“第一”背后,正是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这或许比单纯的盈利数据更值得书写。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外卖“三国杀”

如果说电商零售是京东的根基,那么外卖则是京东的未来战场。

2025年,京东外卖的强势入局,让这个原本由美团一家独大的市场瞬间热闹起来。

数据显示,京东在二季度因为外卖业务亏损了147亿元,这让不少投资人捏了一把汗。

但东哥却显得极为淡定,他认为“花钱打仗”远比在抖音上买流量更划算,因为外卖的流量入口本身就是消费场景的关键。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外卖大战的格局如今已经成型:美团是守擂者,京东是挑战者,阿里则携淘宝闪购虎视眈眈,形成“三国杀”。

美团的优势在于积累的用户黏性和长期深耕的地推网络。

但随着京东骑手体系的快速铺开,这一优势正在被削弱。

京东通过全职骑手模式,保障服务的稳定性与规范性,进一步形成差异化。

对比来看,美团虽然依靠灵活用工模式降低了成本,但却在舆论上频频被质疑。

而京东把15万骑手纳入社保体系,这不仅提升了骑手的忠诚度,也为京东品牌加分不少。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阿里的打法则截然不同。凭借淘宝和天猫庞大的用户流量,阿里将即时零售与外卖相结合,通过“淘宝闪购”大规模补贴,直接切入用户心智。

相比之下,美团在电商生态上几乎没有防御力,京东在正品和物流上有独特优势,阿里则依靠流量池和支付体系。

从财务数据上看,美团的压力已经凸显。二季度净利润仅14.9亿元,同比暴跌89%。

这背后不仅是京东和阿里的冲击,更是外卖行业红利逐渐见顶的现实。

未来,三巨头的竞争不只是补贴大战,更是服务体验、供应链整合、生态闭环的比拼。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京东之所以敢在这个时点大举投入,原因在于它有庞大的物流和供应链作为后盾。

对京东而言,外卖不是一个单独的业务,而是电商生态的延伸。

通过外卖,京东能切入更多消费场景,把用户从日常购物延伸到即时消费,从而提升整体粘性。这也是京东敢于“亏损换未来”的逻辑。

如果说十年前的电商大战是“淘宝VS京东”,那么未来十年的外卖大战,很可能是“京东VS美团”,而阿里则随时准备搅局。

最终鹿死谁手,未必是补贴最多的一方,而是能在效率、服务和生态上形成闭环的企业。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中国民企格局重塑

京东登顶,不仅仅是自身的胜利,更是中国民企格局正在重塑的一个缩影。

在榜单上,阿里以9817亿元位居第二,华为8620亿元排第四,比亚迪7771亿元排第五。

腾讯则以强大的盈利能力稳居“利润之王”,2024年净利润高达2227亿元。

从这些企业的表现可以看出,中国民企正在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营收规模持续扩张,民企500强营收合计超过43万亿,远超以往。

二是产业结构多元化,电商、互联网、制造业、汽车等共同发力。

三是社会责任感增强,就业和纳税已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华为的回归,尤其值得关注。

曾经因为美国制裁陷入低谷,如今凭借自主研发的突破,重回8000亿规模,并且预计今年将突破9000亿。

这说明,技术创新依旧是中国企业突破外部封锁的关键。

而比亚迪和吉利凭借销量进入全球前十,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在汽车赛道上已经具备全球话语权。

京东的百万员工计划,则是另一个维度的胜利。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在经济转型、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能提供如此庞大就业岗位的民企,无疑是在承担国家层面的责任。

这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不同,更加凸显了企业与社会共生的格局。

更长远的看,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正在加速海外布局。

京东进入中东、欧洲,阿里、美团、滴滴也都在加速国际化。

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增长的需要,更是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重要体现。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海外市场远比国内复杂,既有文化差异,也有竞争壁垒。

谁能真正站稳脚跟,不仅考验资本和资源,更考验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与执行力。

今天的京东、阿里、华为、腾讯们,不仅在国内市场激烈角逐,更在国际市场上争夺空间。

这是中国民企整体实力提升的信号,也是未来十年最值得关注的方向。

京东成中国第一大民企:反超华为阿里!营收1.15万亿,员工近百万

结语

京东登顶中国第一大民企,不只是一个企业的胜利,而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缩影。

从电商到外卖,从国内到海外,京东用行动证明了“厚积薄发”的力量。

它的成功告诉我们,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还要在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员工权益、推动行业创新上有所作为。

华为的坚韧、比亚迪的突破、阿里和腾讯的探索,都在共同书写着中国民企的新篇章。

未来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规模比拼,而是生态、责任与全球化的综合较量。

而京东百万员工的背影,则像一面旗帜,提醒我们:真正的企业领袖,绝不是只看财报的数字,而是要让社会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更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